兜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兜新華字典,兜康熙字典,兜中華字典,兜國語詞典,兜漢語字典。
【兜】怎么讀
漢字 | 兜 | 拼音 | dōu |
---|---|---|---|
部首 | 兒 | 筆畫 | 11 |
五筆 | QRNQ | 五行 | 木 |
繁體 | 兜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15C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hvhu | 鄭碼編碼 | rhxr |
四角編碼 | 77212 | 筆順編碼 | 32511355135 |
兜
【兜】筆順筆畫
1、兜字的筆順編碼是:32511355135。
2、兜字的部首是兒,兜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兜字筆劃順序是:撇、豎、橫折、橫、橫、撇、豎提、橫折、橫、撇、豎彎鉤。
3、兜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兜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下】【兒】兜·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9。
【兜】基本解釋
1.口袋或口袋一類的東西:衣兜。網兜。
2.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用手巾兜著。
3.招攬(顧客):兜售。
4.繞著:兜圈子。
5.承擔起來;包下來:天大的事有我兜著。
【兜】網絡解釋
漢語字詞,讀音為:dōu,有口袋類的東西、做成兜形攏住(東西)、招攬等意思;另指漫畫《火影忍者》中的角色。
【兜】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侯切,
平聲。【說文】兜鍪,首鎧也。從
,從兒省。象人頭形也。
又【韻會】驩兜,四兇名。《尚書》古文作鴅吺。
又與頭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也。○按《史記·年表》宋景公頭曼,《漢書·古今人表》作兜欒。
【兜】說文解字
暫無兜字的說文解字。
【兜】文言文
①頭盔,打仗時戴的盔。《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慈亦得策兜鍪。”【引】便帽。
②蒙蔽;迷惑。《國語?晉語六》:“在列者獻詩,使勿兜。”
③便轎(后起意義)。《宋史?占城國傳》:“國人皆乘象,或軟布兜。”這個意義又寫作“篼”。
④以口袋形承接東西。《西游記》第十四回:“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
⑤修補。湯顯祖《牡牡丹亭?腐嘆》:“咱頭巾破了修,靴頭綻了兜。”
⑥通“陡”。突然。紀君祥《趙氏孤兒》一折:“可怎生到門前兜的又回身?”
【兜搭】曲折。又有麻煩,難對付之意。
【兜】組詞
兜捕
兜抄
兜擋
兜底
兜兜,兜肚
兜翻
兜風
兜攬
兜老底
兜攏
兜鍪
兜圈子
兜售
兜頭蓋臉
兜銷
兜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