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過新華字典,過康熙字典,過中華字典,過國語詞典,過漢語字典。
【過】怎么讀
漢字 | 過 | 拼音 | guò、guo、guō |
---|---|---|---|
部首 | 辶 | 筆畫 | 6 |
五筆 | FPI | 五行 | 木 |
繁體 | 過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FC7 | 字形分析 | 半包圍結構 |
倉頡編碼 | ydi | 鄭碼編碼 | dsw |
四角編碼 | 34300 | 筆順編碼 | 124454 |
【過】筆順筆畫
1、過字的筆順編碼是:124454。
2、過字的部首是辶,過字的結構為:半包圍結構,過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點、點、橫折折撇、捺。
3、過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過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下】【辵】過·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9。
【過】基本解釋
1.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 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過來。過去。過河。過橋。過年。過節。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2.從甲方轉移到乙方:過戶。過賬。
3.使經過(某種處理):過羅。過篩子。過濾。過淋。過磅。過秤。過油肉。過過數兒。
4.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過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
5.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過分。過期。過猶不及。樹長得過了房。
6.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過硫酸根(SO5-)。過氧化氫(H2O2)。
7.探望;拜訪:過訪。
8.去世:老太太過了好幾天了。
9.過失(跟“功”相對):過錯。記過。勇于改過。
10.傳染:這個病過人。
11.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過廣場。把他送過了橋。
12.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過一頁。他回過頭看了看。
13.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過你。一匹馬比得過兩頭驢。
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過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過了。
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過北京。我們吃過虧,上過當,有了經驗了。
姓。
【過】網絡解釋
過:簡體漢字。有guò,guō,guo之音。半包圍結構。
【過】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賈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名。【詩·大雅】溯其過?。
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二】【辵】。
『說文解字』
度也。從辵咼聲。古禾切
『說文解字注』
度也。引伸爲有過之過。釋言。郵、過也。謂郵亭是人所過。愆郵是人之過。皆是。分別平去聲者、俗說也。從辵。咼聲。古禾切。十七部。【過】文言文
①走過;經過。《殽之戰》:“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
②時間過去。《采草藥》:“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
③經歷;過程。《蘇武》:“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過。”
④超過;勝過。《齊桓晉文之事》:“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⑤過分;過于。《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⑥過失。《殽之戰》:“孤之過也,大夫何罪。”
⑦責備。《鴻門宴》:“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⑧訪問;探望。《信陵君竊符救趙》:“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
【過從】⒈互相往來。⒉應付;周旋。
【過存】問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