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逶新華字典,逶康熙字典,逶中華字典,逶國語詞典,逶漢語字典。
【逶】怎么讀
漢字 | 逶 | 拼音 | wēi |
---|---|---|---|
部首 | 辶 | 筆畫 | 11 |
五筆 | TVPD | 五行 | 水 |
繁體 | 逶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036 | 字形分析 | 半包圍結構 |
倉頡編碼 | yhdv | 鄭碼編碼 | mfzw |
四角編碼 | 32304 | 筆順編碼 | 31234531454 |
逶
【逶】筆順筆畫
1、逶字的筆順編碼是:31234531454。
2、逶字的部首是辶,逶字的結構為:半包圍結構,逶字筆劃順序是:撇、橫、豎、撇、點、撇點、撇、橫、點、橫折折撇、捺。
3、逶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逶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下】【辵】逶·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8。
【逶】基本解釋
〔逶迤〕也作委蛇。形容道路、山、河等彎彎曲曲、綿延不絕的樣子:五嶺逶。山路逶。迤(yí)。
【逶】網絡解釋
逶wēi(1) ㄨㄟˉ(2) 〔~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亦作“逶侈”、“逶蛇”、“委迤”、“委移”。(3) 鄭碼:WMZM,U:9036,GBK:E5D4(4) 筆畫數:11,部首:辶
【逶】康熙字典
【唐韻】於爲切【集韻】【韻會】邕危切【正韻】烏爲切,委平聲。【說文】逶迤,衺去貌。【漢·郊祀歌】票然逝,旗逶蛇。 【正字通】逶迤,別作逶迱、
迆、委移、倭侇,載在史傳詩賦者,各家文畫雖異,其音義則同也。
【逶】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二】【辵】。
『說文解字』
逶迆,衺去之皃。從辵委聲。蟡,或從蟲爲。於爲切
『說文解字注』
(逶)逶迆、逗。曡韻。衺去皃。從辵。委聲。於爲切。十六十七部。
【逶】文言文
見“逶迤”。
【逶迤】⒈彎曲而長的樣子。《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東城高且長,逶自相屬。”⒉從容自得的樣子。《后漢書?楊秉傳》:“逶退食。”⒊依順的樣子。李康《支使論》:“逶勢利之。”也寫作“逶迆”、“委蛇”、“逶蛇”。
【逶】組詞
逶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