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偯新華字典,偯康熙字典,偯中華字典,偯國語詞典,偯漢語字典。
【偯】怎么讀
漢字 | 偯 | 拼音 | yǐ |
---|---|---|---|
部首 | 亻 | 筆畫 | 11 |
五筆 | WYEY | 五行 | 無 |
繁體 | 偯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506F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oyrv | 鄭碼編碼 | nsjr |
四角編碼 | 20232 | 筆順編碼 | 32412513534 |
偯
【偯】筆順筆畫
1、偯字的筆順編碼是:32412513534。
2、偯字的部首是亻,偯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偯字筆劃順序是:撇、豎、點(diǎn)、橫、豎、橫折、橫、撇、豎提、撇、捺。
3、偯的筆畫動(dòng)圖順序如下:
4、偯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中】【人】偯·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9。
【偯】基本解釋
哭泣的余聲。
【偯】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偯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偯】康熙字典
【廣韻】於豈切【集韻】【韻會(huì)】隱豈切,音扆。哭餘聲。【禮·雜記】童子哭不偯。
又【閒傳】大功之哭,三曲而偯。【鄭註】聲餘從容也。◎按大功哀殺,故哭聲宛偯。童子未能成聲,直遂其哀而已。
【偯】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痛聲也。從心依聲。《孝經(jīng)》曰:“哭不?。”於豈切
『說文解字注』
(?)痛聲也。閒傳。斬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齊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注曰。一舉聲而三折也。偯聲餘從容。孝經(jīng)。哭不偯。鄭注云。氣竭而息聲不委曲。按音義皆云說文作?。然則許云痛聲者、委曲自見其痛於聲。非痛之至者也。從心。依聲。於豈切。十五部。孝經(jīng)曰。哭不?。此許所學(xué)孔氏古文也。作偯者俗字。
【偯】文言文
暫無偯字的文言文
【偯】組詞
譙偯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