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竟新華字典,竟康熙字典,竟中華字典,竟國語詞典,竟漢語字典。
【竟】怎么讀
漢字 | 竟 | 拼音 | jìng |
---|---|---|---|
部首 | 立 | 筆畫 | 11 |
五筆 | UJQB | 五行 | 木 |
繁體 | 竟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ADF | 字形分析 | 上中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ytahu | 鄭碼編碼 | sukr |
四角編碼 | 212 | 筆順編碼 | 41431251135 |
【竟】筆順筆畫
1、竟字的筆順編碼是:41431251135。
2、竟字的部首是立,竟字的結構為:上中下結構,竟字筆劃順序是: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撇、豎彎鉤。
3、竟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竟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下】【立】竟·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6。
【竟】基本解釋
1.完畢;終了:繼承革命先烈未竟的事業。
2.從始至終;全:竟夜。
3.副詞。1. 終于:有志者事竟成。2. 表示出乎意料:沒想到他竟進步得這樣快。
【竟】網絡解釋
竟,jìng ,從音從人。樂曲盡為竟,謂愉悅。終了,完畢:繼承先烈未竟的事業。 到底,終于:畢竟。有志者事竟成。 整,從頭到尾:竟日。竟夜。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竟至(竟然至于)。竟自(竟然)。
【竟】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正韻】居慶切,音敬。窮也,終也。【史記·項羽紀】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高祖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前漢·元帝紀】竟寧元年。【師古註】竟者,終極之言,言永安寧也。【霍光傳】縣官重太后,故不竟。【師古註】竟,窮竟其事也。
又【說文】樂曲盡爲竟。
又地名。【史記·白起傳】遂東至竟陵。【註】在郢州長壽縣南百五十里。
又姓。出【何氏姓苑】。
又【集韻】舉影切,音景。與境同,界也。【禮·曲禮】入竟而問禁。【疏】竟,界首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補】按竟界之竟,宜從上聲。徐師曾禮註:字彙附於去聲,非。
又【韻補】葉居亮切【郭璞·不死圖讚】有人爰處,員丘之上。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竟】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音】。
『說文解字』
樂曲盡爲竟。從音從人。居慶切文六
『說文解字注』
(竟)樂曲盡爲竟。曲之所止也。引伸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傳曰。疆、竟也。俗別製境字。非。從音兒。此猶章從音十會意。兒在人下。猶十爲數終也。故竟不入兒部。居慶切。古音在十部。讀如疆。
【竟】文言文
①完畢;結束。《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
②終;整;全。《譚嗣同》:“君竟日不出門,以待捕者。”《項脊軒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③終究;終于。《毛遂自薦》:“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④竟然;居然。《屈原列傳》:“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⑤究竟;到底。劉禹錫《天論》:“道竟何為邪?”
⑥通“境”,國境。《禮記?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
【竟使】假使;假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