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逸新華字典,逸康熙字典,逸中華字典,逸國語詞典,逸漢語字典。
【逸】怎么讀
漢字 | 逸 | 拼音 | yì |
---|---|---|---|
部首 | 辶 | 筆畫 | 11 |
五筆 | QKQP | 五行 | 土 |
繁體 | 逸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038 | 字形分析 | 半包圍結構 |
倉頡編碼 | ynai | 鄭碼編碼 | rrsw |
四角編碼 | 37301 | 筆順編碼 | 35251354454 |
【逸】筆順筆畫
1、逸字的筆順編碼是:35251354454。
2、逸字的部首是辶,逸字的結構為:半包圍結構,逸字筆劃順序是: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豎彎鉤、點、點、橫折折撇、捺。
3、逸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逸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下】【辵】逸·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8。
【逸】基本解釋
1.安樂;安閑:安逸。以逸待勞。一勞永逸。
2.逃跑:奔逸。逃逸。
3.避世隱居:隱逸。逸民。
4.散失;失傳:逸文。逸書。逸事。逸聞。
5.超過一般:超逸。逸群。
【逸】網絡解釋
逸,漢字。一般是指超凡脫俗,卓爾不群:~軒,~志。也可以指安閑,安樂:安~。逸,過也。
【逸】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
音佚。【廣韻】失也,過也。【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註】過失也。
又【廣韻】奔也,縱也。【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
又【成十六年】乃逸楚囚。【註】縱之也。
又【正韻】隱也,遁也。【論語】舉逸民。
又逸逸,往來次第也。【詩·小雅】舉醻逸逸。
又【韻會】通作佚。【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與軼通。【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逸】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兔】。
『說文解字』
失也。從辵兔。兔謾訑善逃也。夷質切
『說文解字注』
(逸)失也。此以曡韻爲訓。亡逸者、本義也。引伸之爲逸游、爲暇逸。從辵兔。會意。夷質切。十二部。兔謾訑善逃也。說從辵兔之意。謾、訑皆欺也。謾音蠻。訑言部作詑。音大和切。兔善逃、故從兔辵。猶隹善飛、故奪從手持隹而失之。皆亡逸之意。
【逸】文言文
①馬脫僵奔跑。《柳毅傳》:“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②釋放。《左傳?成公十六年》:“乃逸楚囚。”
③安閑;安逸。《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④放蕩。《柳毅傳》:“而夫婿樂逸,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
⑤超過一般的。《孫雀東南飛》:“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
⑥通“佚”。散失;亡夫。柳宗元《武功縣丞廳壁記》:“壁壞文逸。”
【逸才】才能在常人之上的人。
【逸民】避世隱居的人。
【逸群】超群。
【逸興】豪邁的興致。
【逸遊】縱情遊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