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淹新華字典,淹康熙字典,淹中華字典,淹國語詞典,淹漢語字典。
【淹】怎么讀
漢字 | 淹 | 拼音 | yān |
---|---|---|---|
部首 | 氵 | 筆畫 | 11 |
五筆 | IDJN | 五行 | 水 |
繁體 | 淹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DF9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eklu | 鄭碼編碼 | vgkz |
四角編碼 | 34116 | 筆順編碼 | 44113425115 |
【淹】筆順筆畫
1、淹字的筆順編碼是:44113425115。
2、淹字的部首是氵,淹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淹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提、橫、撇、捺、豎、橫折、橫、橫、豎彎鉤。
3、淹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淹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上】【水】淹·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淹】基本解釋
1.淹沒:淹死。莊稼遭水淹了。
2.汗液等浸漬皮膚使感到痛或癢:夾肢窩被汗淹得難受。
3.廣:淹博。
4.久;遲延:淹留。
【淹】網絡解釋
常見漢字“淹”,一聲
【淹】康熙字典
【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音醃。水名。【說文】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
又漬也。【禮·儒行】淹之以樂好。
又【爾雅·釋詁】淹留,久也。【左傳·僖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前漢·郊祀歌】神奄留。
又【揚子·方言】淹,敗也。水敝爲淹。
又【集韻】衣檢切,音掩。水涯也。一曰繅絲出緒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三盆手者,三淹也。
又【廣韻】於劒切,音俺。
又【集韻】於贍切,音。義
同。
又沒也。
又【集韻】憶笈切,音裛。亦漬也。
【淹】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從水奄聲。英廉切
『說文解字注』
(淹)淹水。出越雟徼外。東入若水。越雟郡屬益州、二志同。雟音先蘂反。今四川語言讀如西上聲。佩觿謂字作嶲與雟不同者、謬說也。同字異音耳。不言何縣徼外者、未審也。水經曰。淹水、出越雟遂久縣徼外。東南至靑蛉縣。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於若水。然則淹水亦合金沙江以入江者也。越雟郡今四川寧遠府是其地。從水。奄聲。英廉切。八部。廣韻淹下曰。漬也。滯也。久畱也。敗也。
【淹】文言文
①浸漬。《楚辭?九嘆》:“淹芳芷于腐井兮。”
②久留;停留。《涉江》:“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殽之戰》:“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③深入。《新唐書?王義方傳》:“淹究經術。”
【淹華】形容儀表溫文爾雅。
【淹通】深徹明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