惛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惛字怎么讀,惛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惛字的說文解字,惛字相關的文言文,惛字的組詞等。

              惛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惛新華字典惛康熙字典惛中華字典惛國語詞典惛漢語字典

              【惛】怎么讀

              漢字 拼音 hūn、mèn
              部首 筆畫 11
              五筆 NQAJ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0DB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phpa 鄭碼編碼 urk
              四角編碼 92064 筆順編碼 44235152511

              【惛】筆順筆畫

              1、惛字的筆順編碼是:44235152511。

              2、惛字的部首是忄,惛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惛字筆劃順序是:點、點、豎、撇、豎提、橫、斜鉤、豎、橫折、橫、橫。

              3、惛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惛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上】【心】惛·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惛】基本解釋

              讀音:[ hūn ]釋義

              古同“昏”,迷亂;糊涂:“心以利傾,智以勢惛。”

              讀音:[ mèn ]釋義

              古通“悶”,郁悶:“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

              【惛】網絡解釋

              惛,兩個讀音:hūn、mèn。讀hūn時古同“昏”,是迷亂;糊涂的意思,如“心以利傾,智以勢惛。”。讀mèn時古通“悶”,是郁悶的意思,如:“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

              【惛】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昆切,音昏。【說文】不憭也。從心昏聲。【廣韻】不明了也。【正韻】心不明也。【集韻】或作怋忯。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昏意也。【莊子·知北遊】惛然若亡而存。郭象讀。

              又【集韻】虎本切【韻會】虛本切,。【韻會小補】惛懣,忽疾貌。

              又【廣韻】呼悶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困切,音焝。【廣韻】迷忘也。【禮·曲禮】八十九十曰耄。【註】耄,惛忘也。【管子·四時篇】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

              又【集韻】【韻會】莫困切。與悶同。【說文】懣也。或作惛。◎按惽惛古書錯見,大扺皆通。

              【惛】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不憭也。從心昬聲。呼昆切

              『說文解字注』

              (惛)不憭也。憭、慧也。從心。昏聲。呼昆切。十三部。

              【惛】文言文

              神志不清;迷亂;糊涂。《齊桓晉文之事》:“吾,不能進于是矣。”

              】⒈糊涂;昏暗不明。《漢書?王溫舒傳》:“吾為人少文,居它,不辯。”⒉靜默;專一。荀子《勸學》:“無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眊】形容人衰老。

              【惛】組詞

              口惛
              老惛
              鈍惛
              智惛

              網友正在查“惛”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