諤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諤新華字典,諤康熙字典,諤中華字典,諤國語詞典,諤漢語字典。
【諤】怎么讀
漢字 | 諤 | 拼音 | è |
---|---|---|---|
部首 | 讠 | 筆畫 | 11 |
五筆 | YKKN | 五行 | 木 |
繁體 | 諤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8C14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ivrrs | 鄭碼編碼 | sjbz |
四角編碼 | 36727 | 筆順編碼 | 45251251115 |
諤
【諤】筆順筆畫
1、諤字的筆順編碼是:45251251115。
2、諤字的部首是讠,諤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諤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折提、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折鉤。
3、諤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諤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上】【言】諤·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9。
【諤】基本解釋
形容直話直說: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有許多人說順從奉承的話,不如有一個人直言不諱)。
【諤】網(wǎng)絡解釋
正直的說話。
【諤】康熙字典
【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逆各切,音鄂。【廣雅】諤諤,語也。【玉篇】正直之言也。【史記·商君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家語】湯武以諤諤而昌。
又【廣韻】謇諤,直言也。【後漢·儒林傳】臣無謇諤之節(jié),而有狂瞽之言。
又【韻會】通作鄂。【禮·坊記·鄭註】子於父母尚和順,不用鄂鄂。【釋名】鄂本又作諤。
又通作咢。【前漢·韋賢傳】咢咢黃髮。【師古註】直言也。 【類篇】或作讍。
【諤】說文解字
暫無諤字的說文解字。
【諤】文言文
言語正直。《列子?力命》:“在朝諤然,有敖聯(lián)之色。”
【諤】組詞
諤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