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祴新華字典,祴康熙字典,祴中華字典,祴國語詞典,祴漢語字典。
【祴】怎么讀
漢字 | 祴 | 拼音 | gāi |
---|---|---|---|
部首 | 礻 | 筆畫 | 11 |
五筆 | PYAA | 五行 | 無 |
繁體 | 祴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974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ifit | 鄭碼編碼 | wshe |
四角編碼 | 33250 | 筆順編碼 | 45241132534 |
祴
【祴】筆順筆畫
1、祴字的筆順編碼是:45241132534。
2、祴字的部首是礻,祴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祴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撇/橫鉤、豎、點、橫、橫、撇、豎、斜鉤、撇、點。
3、祴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祴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下】【示】祴·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7。
【祴】基本解釋
1.古代樂章《九夏》之一:“以教祴樂。”
2.堂下階前磚砌的路。
3.古西域部落名。
【祴】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祴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祴】康熙字典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祴夏,古樂章名。【周禮·春官】鐘師以鐘鼓奏九夏,有祴夏。【註】祴讀爲(wèi)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笙師】舂牘應(yīng)雅,以敎祴樂。【註】祴夏之樂有牘應(yīng)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聲,客醉而出奏之,以爲(wèi)行步之節(jié),明不失禮也。
又通作陔。【儀禮·鄕飮酒禮】賓出奏陔。【註】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義同。
又【韻會】居膎切,音佳。塼道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堂塗註】若今令甓祴。【疏】令音零。甓,薄歷反。今之塼也。祴則塼道者也。
【祴】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示】。
『說文解字』
宗廟奏祴樂。從示戒聲。古哀切
『說文解字注』
(祴)宗廟奏祴樂。宗廟中賔醉而出。奏祴夏故字從示。從示。戒聲。古哀切。一部。
【祴】文言文
暫無祴字的文言文
【祴】組詞
祴樂
祴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