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騎新華字典,騎康熙字典,騎中華字典,騎國語詞典,騎漢語字典。
【騎】怎么讀
漢字 | 騎 | 拼音 | qí |
---|---|---|---|
部首 | 馬 | 筆畫 | 11 |
五筆 | CDSK | 五行 | 木 |
繁體 | 騎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A91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nmkmr | 鄭碼編碼 | xgaj |
四角編碼 | 74121 | 筆順編碼 | 55113412512 |
【騎】筆順筆畫
1、騎字的筆順編碼是:55113412512。
2、騎字的部首是馬,騎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騎字筆劃順序是:橫折、豎折折鉤、提、橫、撇、點(diǎn)、橫、豎、橫折、橫、豎鉤。
3、騎的筆畫動(dòng)圖順序如下:
4、騎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亥集上】【馬】騎·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8。
【騎】基本解釋
1.跨坐:騎馬。騎自行車。
2.騎兵。也泛指騎馬的人:鐵騎。輕騎。車騎。
3.兼跨兩邊:騎縫。
【騎】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騎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騎】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huì)】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腳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jīng)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shí)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shí),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jì)】以霍去病爲(wèi)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wèi)旄頭,被髮先驅(qū)。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zhàn)國策】燕將騎劫。
【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馬】。
『說文解字』
跨馬也。從馬奇聲。渠羈切
『說文解字注』
跨馬也。兩髀跨馬謂之騎,因之人在馬上謂之騎。今分平去二音。曲禮曰:前有車騎。正義曰:古人不騎馬,故經(jīng)典無言騎者。今言騎,當(dāng)是周末時(shí)禮。按左傳:左師展將以昭公乘馬而歸。此必謂騎也,然則古人非無騎矣。趙旃以其良馬二,濟(jì)其兄與叔父,非單騎乎。從馬奇聲。渠羈切。古音在十七部。【騎】文言文
①騎(馬)。《塞翁失馬》:“家富良馬,其子好騎。”
②泛指騎乘;跨坐。《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須行即騎訪名山。”
jì
①騎兵。《鴻門宴》:“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xiàng)王。”
②軍馬;戰(zhàn)馬。《木蘭詩》:“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又】泛指馬。《鴻門宴》:“沛公則置車騎。”
③一人一馬的合稱。《長恨歌》:“九生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④(騎在馬上的)人。《賣炭翁》:“翩翩兩騎來是誰?”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