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葑字怎么讀,葑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葑字的說文解字,葑字相關的文言文,葑字的組詞等。

              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葑新華字典葑康熙字典葑中華字典葑國語詞典葑漢語字典

              【葑】怎么讀

              漢字 拼音 fēng、fèng
              部首 筆畫 12
              五筆 AFFF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451 字形分析 上下結構
              倉頡編碼 tggi 鄭碼編碼 ebbd
              四角編碼 44140 筆順編碼 122121121124

              【葑】筆順筆畫

              1、葑字的筆順編碼是:122121121124。

              2、葑字的部首是艸,葑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葑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豎、橫、橫、豎、提、橫、豎鉤、點。

              3、葑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葑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葑·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9。

              【葑】基本解釋

              讀音:[ fēng ]釋義

              蕪菁的古稱。即蔓菁。

              讀音:[ fèng ]釋義

              古書上指菰的根。

              【葑】網絡解釋

              “葑”古漢字,念作fēng或fèng。康熙字典中解釋為府容切,音封;菜名。在胡三省注中解釋為:按葑音封,菜也,亦謂之蔓菁。江東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沒牛者,此田又不產菰根。

              【葑】康熙字典

              【唐韻】府容切,音封。菜名。【韻會】蕦蓯也。【詩·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傳】葑,須也。【疏】《釋草》云:須,葑蓯。《坊記》註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謂之葑,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部謂之大芥。蘴與葑字雖異音實同,卽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葑蓯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集韻】敷馮切,音豐。《詩》采葑采菲,徐邈讀作蘴。

              又【廣韻】芳用切,音湗。菰根也,今江東有葑田。【晉書音義】菰草叢生,其根盤結,名曰葑。【通鑑】魏明帝靑龍元年,陸遜入江夏,催人種葑豆。【史炤·釋文】葑,方用切,菰根也。江東有葑田。【胡三省註】按葑音封,菜也,亦謂之蔓菁。江東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沒牛者,此田又不產菰根。

              【葑】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須從也。從艸封聲。府容切

              『說文解字注』

              (葑)須從也。邶風。采葑采菲。毛傳曰。葑、須也。釋艸曰。須、葑蓯。說文曰。葑、須從也。三家互異而皆不誤。葑須爲雙聲。葑從爲曡韻。單之爲葑。絫之爲葑從。單之爲須。絫之爲須從。語言之不同也。或許所據爾雅與今本異矣。坊記注云。葑、蔓菁也。陳宋之閒謂之葑。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郭注。蘴舊音蜂。今江東音嵩。字作菘也。玉裁按。蘴菘皆卽葑字。音讀稍異耳。須從正切菘字。陸佃、嚴粲、羅願皆言在南爲菘。在北爲蕪菁、蔓菁。若菰葑讀去聲。別是一物。從艸。封聲。府容切。九部。

              【葑】文言文

              暫無葑字的文言文

              【葑】組詞

              葑菲
              葑爐
              葑田
                采葑
                青葑
                茭葑
                枯葑

              網友正在查“葑”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