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葆新華字典,葆康熙字典,葆中華字典,葆國語詞典,葆漢語字典。
【葆】怎么讀
漢字 | 葆 | 拼音 | bǎo |
---|---|---|---|
部首 | 艸 | 筆畫 | 12 |
五筆 | AWKS | 五行 | 木 |
繁體 | 葆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446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tord | 鄭碼編碼 | enjf |
四角編碼 | 44294 | 筆順編碼 | 122322511234 |
【葆】筆順筆畫
1、葆字的筆順編碼是:122322511234。
2、葆字的部首是艸,葆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葆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撇、豎、豎、橫折、橫、橫、豎、撇、捺。
3、葆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葆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葆·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9。
【葆】基本解釋
1.保持;保護:永葆青春。
2.姓。
3.草茂盛。
【葆】網絡解釋
有形容草茂盛,草木叢生的樣子等意思。
【葆】康熙字典
【唐韻】補抱切,音保。【前漢·燕刺王旦傳】頭如蓬葆。【註】葆,草木叢生之貌。
又【韻會】梓上苗也。【字彙補】關中謂桑楡孽生曰葆。
又【禮·雜記·羽葆疏】葆謂蓋也。【張衡·西京賦】垂翟葆。
又【禮·禮器】不樂葆大。【註】葆之言褒也。
又【素問】治數之道,從容之葆。【註】葆,平也。
又藏也。【莊子·齊物論】此之謂葆光。
又【韻會】旅葆,野菽,實可食。【史記·天官書】觜觿爲虎首,主葆旅事。【晉灼曰】葆,菜也。野生曰旅。
又通褓。【史記·留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註】葆,小兒被也。
又通寶。【史記·留侯世家】見穀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註】《史記》珍寶字皆作葆。
又與堡通。【史記·匈奴傳】侵盜上郡葆塞。
又【集韻】博毛切,音褒。廣也。
【葆】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盛皃。從艸(葆)艸盛皃。漢書武五子傳曰。當此之時。頭如蓬?。師古曰。草叢生曰?。引伸爲羽?幢之?。史記以爲寶字。從艸。聲。博袌切。古音在三部。籒文作?。
【葆】文言文
①草木繁盛。《漢書?燕刺王旦傳》:“當此之時,頭如蓬葆,勤苦至矣。”
②把羽毛掛在竿頭制成的儀仗,簾用在車上。張衡《西京賦》:“垂翟葆,建羽旗。”
③通“保”,保護;保全。《戰國策?秦策四》:“齊魏得地葆利,而詳事下吏。”
④通“褓”。《史記?趙世家》:“乃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⑤通“堡”,小城堡;土堡。《墨子?迎敵詞》:“出葆,循溝防,筑薦通涂。”
⑥通“寶”,珍貴。
⑦通“包”,包裹。《墨子?公孟》:“是猶命人葆而去其冠也。”
⑧通“褒”,大;高。《禮記?禮器》:“不樂葆大。”
【葆宮】古代關押人質的地方。《墨子?雜守》:“父母昆弟妻子有在葆中者,乃得為侍吏。”
【葆光】隱蔽其光。《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