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川新華字典,川康熙字典,川中華字典,川國語詞典,川漢語字典。
【川】怎么讀
漢字 | 川 | 拼音 | chuān |
---|---|---|---|
部首 | 丿 | 筆畫 | 3 |
五筆 | KTHH | 五行 | 金 |
繁體 | 川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DDD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lll | 鄭碼編碼 | nd |
四角編碼 | 22000 | 筆順編碼 | 322 |
【川】筆順筆畫
1、川字的筆順編碼是:322。
2、川字的部首是丿,川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川字筆劃順序是:撇、豎、豎。
3、川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川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寅集中】【巛】川·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0。
【川】基本解釋
1.河流:河川。高山大川。百川歸海。
2.平地;平野:米糧川。一馬平川。八百里秦川。
3.指四川:川馬。川菜。
【川】網絡解釋
川,拼音 chuān,注音:ㄔㄨㄢ,本義:河流。川,象形字。甲骨文像大河流水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金文與篆文線條化,使中間虛線相連。隸變后楷書寫作“川”、“巛”和“?(即“巟”去掉“亡”)”,其中“巛”和“?(即“巟”去掉“亡”)”只作偏旁。《說文 · 川部》:“川,貫川通流水也。《虞書》曰:‘濬?(quǎn)巜(kuài),距巛。’ ” 本義:河流。
【川】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穿?!踞屆看┮?。穿地而流也?!局芏Y·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緺栄拧め屗繙堦V流川?!驹]】通流?!臼琛繙堦V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又】過辨回川。【註】旋流?!臼琛垦源ㄖ兄谢匦髡??!静嚏摺ぴ铝钫戮洹啃\流注海曰川?!緯ひ骛ⅰ坑铔Q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又【禹貢】奠高山大川?!緜鳌看蟠ㄋ臑^?!臼琛看ㄖ笳?,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九嗽馈りP中記】涇、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舅抉R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臼酚洝で厥蓟始o】滅二周,置三川郡?!厩皾h·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註】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卷崟拷癯啥几?,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局苷Z】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局熳釉姟靠诖ㄊё苑?。
又川衡,官名?!局芏Y·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又竅也?!旧胶=洝總惿接蝎F如麋,其川在尾上?!驹]】川,竅也。
又葉樞倫切,音春?!驹姟ご笱拧亢禂笊?,滌滌山川。早魃爲虐,如惔如焚。【前漢·敘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川】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一】【川】。
『說文解字』
貫穿通流水也?!队輹吩唬骸盀Fく巜,距川?!毖陨瞍瘞w之水會爲川也。凡川之屬皆從川。昌緣切
『說文解字注』
(川)毌穿通流水也。毌各本作貫。毌、穿物持之也。穿、通也。巛則毌穿通流。又大於巜矣。水有始出謂川者。如爾雅水注川曰谿、許云泉出通川爲谷是也。有絕大乃謂川者。如皋陶謨巜距川、攷工記澮達於川是也。本小水之名、因以爲大水之名。虞書曰。謂古文皋陶謨。濬
巜歫巛。歫各本作距。今正。今尙書作畎澮距川者、後人所改也。言深
巜之水會爲川也。此偁尙書釋之。以見尙書之川與川字有間矣。川今昌緣切。古音在十三部。讀如春。雲漢之詩是也。凡川之屬皆從川。
【川】文言文
①河流,水道?!渡酃G厲王弭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薄栋⒎繉m賦》:“二川溶溶,流入宮墻。”《長歌行》:“百川到東海,何時復西歸?”
②平地,平原?!峨防崭琛罚骸半防?span id="779h9zp" class="page_speeder_1251680885">川,陰山下?!?/p>
【川流】1.比喻往來不息,盛行不衰。范曄《后漢書?崔骃傳》:“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者川?!?.比喻浸潤、滋長?!抖Y記?中庸》:“小德川,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p>
【川氣】水面的霧氣。
【川游】泅水渡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