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揆字怎么讀,揆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揆字的說文解字,揆字相關的文言文,揆字的組詞等。

              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揆新華字典揆康熙字典揆中華字典揆國語詞典揆漢語字典

              【揆】怎么讀

              漢字 拼音 kuí
              部首 筆畫 12
              五筆 RWGD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3C6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qnok 鄭碼編碼 dxag
              四角編碼 52084 筆順編碼 121543341134

              【揆】筆順筆畫

              1、揆字的筆順編碼是:121543341134。

              2、揆字的部首是扌,揆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揆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橫撇/橫鉤、點、撇、撇、捺、橫、橫、撇、點。

              3、揆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揆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揆·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揆】基本解釋

              1.估量;揣測:揆度(duó)。

              2.道理;準則:其揆一也(其道理是一樣的)。

              3.掌握;管理。后因稱宰相、內閣總理的職位為揆:以揆百事。閣揆。

              【揆】網絡解釋

              揆,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當于宰相之職 [prime minister]。如:揆路(宰相之位,內閣);揆衡(宰相)。

              【揆】康熙字典

              【唐韻】求癸切【集韻】【韻會】巨癸切,葵上聲。【說文】葵也。【爾雅·釋言】度也。【易·繫辭】初率其辭而揆其方。【註】循其辭,以度其義。【詩·鄘風】揆之以日。【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

              又百揆,官名。【書·舜典】納于百揆。【傳】納舜于此官,揆度百事也。【後漢·百官志註】百揆,堯初別置,周更名冢宰。

              又【正字通】渠惟切,音葵。字彙闕平聲,非。◎按唐韻,集韻諸書,揆字止收紙韻,不入支韻。經典釋文亦無平聲,從舊可也。本作

              【揆】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葵也。從手癸聲。求癸切

              『說文解字注』

              (揆)度也。各本作葵也。今依六書故所據唐本正。度者、法制也。因以爲揆度之度。今音分去入。古無二也。小雅。天子葵之。傳曰。葵、揆也。謂叚葵爲揆也。從手。癸聲。求癸切。十五部。

              【揆】文言文

              ①度量;考察。《詩經?鄘風?定之方中》:“之以日,作于楚室。”【引】揣測;估量。陸機《演連珠》:“臨淵水,而淺深難知。”

              ②推測;道理。高知幾《史通?疑古》:“以古方今,千載一。”

              ③管理。《左傳?文公十八年》:“以百事,莫不時序。”【引】宰相。《晉書?禮志上》:“桓溫居,政由己出。”

              【揆】組詞

              揆情度理
              揆席

              網友正在查“揆”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