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聑新華字典,聑康熙字典,聑中華字典,聑國語詞典,聑漢語字典。
【聑】怎么讀
漢字 | 聑 | 拼音 | tiē、zhé |
---|---|---|---|
部首 | 耳 | 筆畫 | 12 |
五筆 | BBG | 五行 | 無 |
繁體 | 聑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051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sjsj | 鄭碼編碼 | cece |
四角編碼 | 11440 | 筆順編碼 | 122111122111 |
聑
【聑】筆順筆畫
1、聑字的筆順編碼是:122111122111。
2、聑字的部首是耳,聑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聑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橫、提、橫、豎、豎、橫、橫、橫。
3、聑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聑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耳】聑·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聑】基本解釋
1.安適。
2.耳垂。
耳朵豎起來的樣子。
【聑】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聑字的網絡釋義。
【聑】康熙字典
【唐韻】丁協切【集韻】的協切,音
。【說文】安也。【馬融·長笛賦】瓠巴聑柱,磬襄弛懸。【註】聑,安也。
又【揚子·方言】揚越之郊,凡人相侮,以爲無知,謂之聑。聑,耳目不相信也。
又【廣韻】耳垂貌。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耳豎貌。
【聑】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耳】。
『說文解字』
安也。從二耳。丁帖切
『說文解字注』
(聑)安也。長笛賦曰。瓠巴聑柱。從二耳。會意。二耳之在人首。帖妥之至者也。凡帖妥當作此字。帖其叚借字也。丁帖切。八部。文選注引說文丁篋切。
【聑】文言文
暫無聑字的文言文
【聑】組詞
暫無聑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