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葬字怎么讀,葬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葬字的說文解字,葬字相關的文言文,葬字的組詞等。

              葬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葬新華字典葬康熙字典葬中華字典葬國語詞典葬漢語字典

              【葬】怎么讀

              漢字 拼音 zàng
              部首 筆畫 12
              五筆 AGQA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46C 字形分析 上中下結構
              倉頡編碼 tmpt 鄭碼編碼 eare
              四角編碼 44441 筆順編碼 122135435132

              【葬】筆順筆畫

              1、葬字的筆順編碼是:122135435132。

              2、葬字的部首是艸,葬字的結構為:上中下結構,葬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撇、橫撇/橫鉤、點、撇、豎彎鉤、橫、撇、豎。

              3、葬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葬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葬·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9。

              【葬】基本解釋

              泛指依照風俗習慣用其他方法處理死者遺體:火葬。海葬。

              【葬】網絡解釋

              會意。小篆字形。從“死”,在“茻”(mǎng)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指人死后蓋上草席埋藏在叢草中。薦,草席覆蓋。本義:人死用草覆蓋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葬】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則浪切,音髒。【說文】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禮·檀弓】國子高曰:葬者,藏也。

              又【集韻】才浪切,音臓。義與藏同。

              又【正韻】茲郞切,音臧。【周禮·地官】族師,以相葬埋。劉昌宗引《漢書·尹賞傳》枯骨後何葬,協乎聲讀。 【韻學集成】或作塟,見《三輔黃圖》。

              【葬】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茻】。

              『說文解字』

              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則浪切〖注〗(葬)臧也。見檀弓。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薦之。薦各本作薦。今正。薦、艸席也。有藉義。故凡藉於下者用此字。易曰。古者葬、厚衣之以薪。此引易辭。說從死在茻中之意也。上古厚衣以薪。故其字上下皆艸。茻亦聲。此於?韻得之。則浪切。十部。

              【葬】文言文

              ①掩埋尸體;安。《殽之戰》:“遂墨以文公。”

              ②死;身。《屈原列傳》:“寧赴常流而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葬】組詞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