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合新華字典,合康熙字典,合中華字典,合國語詞典,合漢語字典。
【合】怎么讀
漢字 | 合 | 拼音 | hé、gě |
---|---|---|---|
部首 | 人 | 筆畫 | 6 |
五筆 | WGKF | 五行 | 水 |
繁體 | 閤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408 | 字形分析 | 上中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omr | 鄭碼編碼 | odaj |
四角編碼 | 80601 | 筆順編碼 | 341251 |
【合】筆順筆畫
1、合字的筆順編碼是:341251。
2、合字的部首是人,合字的結構為:上中下結構,合字筆劃順序是:撇、捺、橫、豎、橫折、橫。
3、合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合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上】【口】合·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3。
【合】基本解釋
1.閉;合攏:合眼。笑得合不上嘴。
2.結合到一起;湊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對):合辦。同心合力。
3.全:合村。合家團聚。
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
5.折合;共計:一公頃合十五市畝。這件衣服連工帶料合多少錢?
6.應當;應該:理合聲明。
7.舊小說中指交戰的回合:大戰三十余合。
8.在太陽系中,當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成一直線,并且地球不在太陽與該行星之間的位置時,叫做合。
9.姓。
10.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閤”
1.容量單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
2.量糧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圓筒形,多用木頭或竹筒制成。
【合】網絡解釋
合,中國漢字。合,亼(ji)口為合。 亼,從入一,三合也。十口相傳是古,三口相同為合。
【合】康熙字典
【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
音盒。【說文】合口也。
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
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
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茍合矣。【註】合,聚也。
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
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六合。【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又黍名。【禮·曲禮】黍曰薌合。
又【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又合黎,地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又州名。【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又參合,代地。【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又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又合浦,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器名。【正韻】合子,盛物器。
又【廣韻】姓也。【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又子合,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又通作闔。【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註】闔合同。
又與郃通。【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註】郃水之北。
又【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又【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音閤。【廣韻】合,集也。
又【集韻】兩龠爲合。【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又合龠爲合,十合爲升。【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又葉許及切,音翕。【張衡·思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合】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亼】。
『說文解字』
合口也。從亼從口。候閤切
『說文解字注』
(合)亼口也。各本亼作合。誤。此以其形釋其義也。三口相同是爲合。十口相傳是爲古。引伸爲幾會合之偁。釋詁曰。?郃盍翕仇偶妃匹會合也。妃合會對也。從亼口。侯閤切。七部。
【合】文言文
①閉;合攏。《孔雀東南飛》:“兩家求合葬。”
②聚集;會合。《漢書?晁錯傳》:“合以小攻大。”《赤壁之戰》:“五萬兵難卒合。”
③配合;匹配。《詩經?大明》:“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孔雀東南飛》:“豈合令郎君。”
④符合;適合。《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⑤交配;性交。《論衡》:“若夫牡馬見雌牛,雄雀見牝雞,不與相合者,異類故也。”
⑥接戰;交鋒。《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時。”
【又】兩軍交鋒一次稱一合。《失街亭》:“引軍殺來,下遇張郃;戰有數十余合。”
⑦全;滿。《灌園叟晚逢仙女》:“合家大小哭哭啼啼。”
⑧對;核對。《馮諼客孟嘗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信陵君竊符求趙》:“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
⑨該;應當。白居易《與元九書》:“文章合為時而著。”
⑩與;同。文康《兒女英雄傳》:“有話合你說。”
⑾通“盒”。王建《宮詞》:“黃金合里盛紅雪。”《楊修之死》:“一合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