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雅新華字典,雅康熙字典,雅中華字典,雅國語詞典,雅漢語字典。
【雅】怎么讀
漢字 | 雅 | 拼音 | yǎ、yā |
---|---|---|---|
部首 | 隹 | 筆畫 | 12 |
五筆 | AHTY | 五行 | 木 |
繁體 | 雅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6C5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mhog | 鄭碼編碼 | hini |
四角編碼 | 70215 | 筆順編碼 | 152332411121 |
【雅】筆順筆畫
1、雅字的筆順編碼是:152332411121。
2、雅字的部首是隹,雅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雅字筆劃順序是:橫、撇折、豎鉤、撇、撇、豎、點、橫、橫、橫、豎、橫。
3、雅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雅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中】【隹】雅·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4。
【雅】基本解釋
1.合乎規范的:雅正。
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
3.西周朝廷上的樂歌,《詩經》中詩篇的一類。
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情意、舉動:雅意。雅教。
5.姓。
6.交情:無一日之雅。
7.平素:雅善鼓琴。
8.很;極:雅以為美。
同“鴉”。
【雅】網絡解釋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禮樂》。按:說文疋下古文,以為詩大雅字。疋字隸體似正,故傅會訓正,其實古文借疋為谞,后又借雅為谞也。風,諷也。雅,谞也,頌,誦也。此四始之本字。
【雅】康熙字典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音丫。【說文】楚烏也。一名鸒,一名
居。秦謂之雅。從隹從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 【集韻】亦作鴉鵶。
又【小爾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
又【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又【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爲後世法。
又【詩·小雅】以雅以南。【箋】雅,萬舞也。周樂尙武,故謂萬舞爲雅。雅,正也。
又【論語】子所雅言。【註】孔曰:雅言,正言也。【朱註】雅,常也。
又【玉篇】儀也,嫻雅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又【玉篇】素也。【史記·張耳餘傳】張耳雅遊。【註】韋昭曰:雅,素也。
又【史記·淮南王傳】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後漢·竇后紀】及見雅以爲美。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雅。【註】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
又酒器名。【東觀漢記】今日歲首,請上雅壽。【註】雅,酒閜也。別作?。
又姓。【正字通】元詩人雅?。
又【五音集韻】五加切,音牙。人名。周書有君雅,通作牙。
又葉語可切。【仲長統·述志詩】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叛散五經,滅棄風雅。
【雅】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四】【隹】。
『說文解字』
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從隹牙聲。五下切。又,烏加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
『說文解字注』
(雅)楚烏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謂之雅。楚烏、烏屬。其名楚烏。非荊楚之楚也。鳥部曰。、卑居也。卽此物也。酈善長曰。按小爾雅。純黑返哺謂之慈烏。小而腹下白、不返哺者謂之雅烏。爾雅曰。鸒斯、卑居也。孫炎曰。卑居、楚烏。犍爲舍人以爲壁居。說文謂之雅。莊子曰雅賈。馬融亦曰賈烏。按卑居之爲壁居。如史記卑耳之山卽齊語壁耳之山。卑壁同十六部。卑俗作鵯、音匹。非也。雅之訓亦云素也。正也。皆屬假借。從隹。牙聲。五下烏加二切。古音在五部。
【雅】文言文
①正確的。《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②高雅;不俗。《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③平素;一向。《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④很;甚。《后漢書?竇后記》:“及見,雅以為美。”
【雅故】⒈以往;向來。⒉從前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