閗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閗新華字典,閗康熙字典,閗中華字典,閗國語詞典,閗漢語字典。
【閗】怎么讀
漢字 | 閗 | 拼音 | dòu |
---|---|---|---|
部首 | 門 | 筆畫 | 12 |
五筆 | uufk | 五行 | 無 |
繁體 | 閗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597 | 字形分析 | 上包圍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anyj | 鄭碼編碼 | xdte |
四角編碼 | 77401 | 筆順編碼 | 251125114412 |
閗
【閗】筆順筆畫
1、閗字的筆順編碼是:251125114412。
2、閗字的部首是門,閗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包圍結(jié)構(gòu),閗字筆劃順序是:橫折、橫、橫、豎、豎、橫折鉤、橫、橫、點、點、橫、豎。
3、閗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閗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亥集上】【鬥】鬭·康熙筆畫:24 ·部外筆畫:14。
【閗】基本解釋
古同“鬥”。
【閗】網(wǎng)絡(luò)解釋
閗dòuㄉㄡˋ,◎ 古同“斗”。
【閗】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切,
兜去聲。【說文】遇也。【玉篇】爭也。【廣韻】鬭競。【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疏】有鬭爭之者。
又姓。【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註】楚大夫。
又【集韻】當(dāng)侯切,音兜。交爭也。
又葉都故切,音妒。【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guān),壯斯世之險固。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鬥】。
『說文解字』
遇也。從鬥(鬭)遇也。?韻。凡今人云鬭接者、是遇之理也。周語。穀雒鬭。將毀王宮。謂二水本異道而忽相接合爲(wèi)一也。古凡鬭接用鬭字。鬥爭用鬥字。俗皆用鬭爲(wèi)爭競而鬥廢矣。從鬥。斲聲。都豆切。四部。
【閗】文言文
暫無閗字的文言文
【閗】組詞
暫無閗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