跔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跔新華字典,跔康熙字典,跔中華字典,跔國語詞典,跔漢語字典。
【跔】怎么讀
漢字 | 跔 | 拼音 | jū |
---|---|---|---|
部首 | 足 | 筆畫 | 12 |
五筆 | KHQK | 五行 | 無 |
繁體 | 跔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8DD4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rmpr | 鄭碼編碼 | jirj |
四角編碼 | 67120 | 筆順編碼 | 251212135251 |
跔
【跔】筆順筆畫
1、跔字的筆順編碼是:251212135251。
2、跔字的部首是足,跔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跔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撇、橫折鉤、豎、橫折、橫。
3、跔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跔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中】【足】跔·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5。
【跔】基本解釋
腿腳因寒冷而痙攣。
【跔】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跔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跔】康熙字典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說文】天寒足跔也。【玉篇】寒凍手足跔不伸也。
又【戰(zhàn)國策】跿跔科頭。【史記·張儀傳註】跳躍也。
又偏舉一足曰跿跔。
又【集韻】權(quán)俱切,音劬。義同。或作跼。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與?同。【類篇】行貌。
【跔】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二】【足】。
『說文解字』
天寒足跔也。從足句聲。其俱切
『說文解字注』
(跔)天寒足跔也。周書大子晉解。師曠東。躅其足。曰善哉善哉。大子曰。大師何舉足驟。師曠曰。天寒足跔。是以數(shù)也。此許所本。莊子音義亦引周書天寒足跔。今本周書作足躅。誤也。跔者、句曲不伸之意。從足。句聲。其俱切。四部。
【跔】文言文
暫無跔字的文言文
【跔】組詞
跿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