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攲新華字典,攲康熙字典,攲中華字典,攲國語詞典,攲漢語字典。
【攲】怎么讀
漢字 | 攲 | 拼音 | jī、qī、yǐ |
---|---|---|---|
部首 | 支 | 筆畫 | 12 |
五筆 | DSKC | 五行 | 無 |
繁體 | 攲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532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krje | 鄭碼編碼 | gdex |
四角編碼 | 44647 | 筆順編碼 | 134125121254 |
攲
【攲】筆順筆畫
1、攲字的筆順編碼是:134125121254。
2、攲字的部首是支,攲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攲字筆劃順序是:橫、撇、點、橫、豎、橫折、橫、豎鉤、橫、豎、橫撇/橫鉤、捺。
3、攲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攲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下】【支】攲·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攲】基本解釋
持箸取物。
傾斜:“攲帆側柁入波濤。”
古通“倚”,斜靠著:“攲枕聽鳴蛙。”
【攲】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攲字的網絡釋義。
【攲】康熙字典
【唐韻】去奇切【集韻】丘奇切,音崎。【說文】持去也。
又【家語】孔子觀於周廟,有攲器焉。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攲。【荀子·宥坐篇註】攲器,傾敧易覆之器。
又【廣韻】居綺切【集韻】舉綺切,音掎。義同。【類篇】一曰不平。◎按攲字與攴部敧字不同。
【攲】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支】。
『說文解字』
持去也。從支奇聲。去奇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攲)持去也。支有持義。故持去之攲從支。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按此攲當作?。危部曰。?、??也。竹部箸訓飯攲。此攲亦當作?。箸必邪用之。故曰飯?。廣韻。?、不正也。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從支。奇聲。去奇切。按廣韻曰。說文居宜切。此本音隱。葢後人借爲?字。從危讀去奇切也。攲、奇聲。古在十七部。?、支聲。古在十六部。
【攲】文言文
傾斜;傾側。《病梅館記》:“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攲為美,正則無景。”
【攲】組詞
攲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