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就新華字典,就康熙字典,就中華字典,就國語詞典,就漢語字典。
【就】怎么讀
漢字 | 就 | 拼音 | jiù |
---|---|---|---|
部首 | 亠 | 筆畫 | 12 |
五筆 | YIDN | 五行 | 火 |
繁體 | 就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C31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yfiku | 鄭碼編碼 | sjkg |
四角編碼 | 3912 | 筆順編碼 | 412512341354 |
【就】筆順筆畫
1、就字的筆順編碼是:412512341354。
2、就字的部首是亠,就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就字筆劃順序是:點、橫、豎、橫折、橫、豎鉤、撇、點、橫、撇、豎彎鉤、點。
3、就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就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寅集上】【尢】就·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9。
【就】基本解釋
1.湊近;靠近:遷就。避難就易。
2.到;開始從事:就位。就業。就寢。就學。就職。
3.被;受:就殲。就擒。
4.完成;確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鐵鑄就的,不容易拆掉。
5.趁著(當前的便利);借著(有時跟“著”字連用):就便。就近。就手兒。就著燈光看書。
6.一邊兒是菜蔬、果品等,一邊兒是主食或酒,兩者搭著吃或喝:花生仁兒就酒。
7.表示動作的對象或話題的范圍:他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就工作經驗來說,他比別人要豐富些。
8.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以內:我就來。您稍等一會兒,飯就好了。
9.表示事情發生得早或結束得早:他十五歲就參加革命了。大風早晨就住了。
10.表示前后事情緊接著:想起來就說。卸下了行李,我們就到車間去了。
11.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么樣(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這類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學好。他要是不來,我就去找他。誰愿意去,誰就去。
12.表示對比起來數目大,次數多,能力強等:你們兩個小組一共才十個人,我們一個小組就十個人。他三天才來一次,你一天就來三次。這塊大石頭兩個人抬都沒抬起來,他一個人就把它背走了。
13.放在兩個相同的成分之間,表示容忍:大點兒就大點兒吧,買下算了。
14.僅僅;只:以前就他一個人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
15.表示加強肯定:我就知道他會來的,今天他果然來了。我就不信我學不會。那就是他的家。幼兒園就在這個胡同里。
16.表示假設的讓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來,我也不要。
【就】網絡解釋
日常的“就”字,有很多個不同的含義:(1)關聯詞:一……就……;(2)動詞(接近文言):高不成低不就;(3)介詞:就理(講理);(4)副詞:我就要吃糖;(5)連詞:就算他做的這件事情有可原,但是……
【就】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鷲。【說文】就,高也。從京,從尤。【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廣韻】成也,迎也。【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又卽也。【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又【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
又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
又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
又終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
又姓。【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就】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京】。
『說文解字』
就,高也。從京從尤。尤,異於凡也。(就)就、此複舉字之未刪者。高也。廣韻曰。就、成也。迎也。卽也。皆其引伸之義也。從京尤。尤、異於凡也。說從尤之意。京者、高也。高則異於凡。疾僦切。三部。
()籒文就。
【就】文言文
①接近;靠近;趨向。《勸學》:“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赤壁之戰》:“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
②上;上登。《信陵君竊符救趙》:“乃謝客就車。”
③就任;就職。《陳情表》:“臣具以表聞,辭職不就。”
④參加;參與。《芋老人傳》:“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
⑤承受;接受。《殽之戰》:“使歸就戮于秦。”
⑥擇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成就;成功。《樂羊子妻》:“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荊軻刺秦王》:“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⑧看;觀賞。《過故人莊》:“等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⑨向;從;跟。《獄中雜記》:“余嘗就老胥而求焉。”
⑩就著;根據。《芋老人傳》:“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賢夫并老人而芋視之者。”
⑾即便;即使。《三國志?蜀書?法正傳》:“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⑿即,便。《紅樓夢》:“至院外,就有跟賈政的小廝上來抱住。”
【就使】即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