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滯字怎么讀,滯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滯字的說文解字,滯字相關的文言文,滯字的組詞等。

              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滯新華字典滯康熙字典滯中華字典滯國語詞典滯漢語字典

              【滯】怎么讀

              漢字 拼音 zhì
              部首 筆畫 12
              五筆 IGKH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EDE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etjb 鄭碼編碼 vewl
              四角編碼 34127 筆順編碼 441122245252

              【滯】筆順筆畫

              1、滯字的筆順編碼是:441122245252。

              2、滯字的部首是氵,滯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滯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提、橫、豎、豎、豎、點、橫撇/橫鉤、豎、橫折鉤、豎。

              3、滯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滯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上】【水】滯·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滯】基本解釋

              停滯;不流通:滯貨。滯銷。滯留。

              【滯】網絡解釋

              滯,zhì,12畫,漢語常用漢字之一。有凝積,不流通的意思。

              【滯】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例切,音彘。【說文】凝也。【周語】震雷出滯。

              又積也。【魯語】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又漏也。【詩·小雅】此有滯穗。

              又【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疏】謂沈滯不售者。

              又【左傳·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

              又【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

              又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

              又【韻補】葉直帶切,音與近。【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滯】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凝也。從水帶聲。直例切

              『說文解字注』

              凝也。凝俗冰字。周禮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鄭司農云。貨物沈滯於廛中不決、泉府貨之滯於民用者。故書滯爲癉。杜子春云。癉當爲滯。從水。帶聲。直例切。十五部。

              【滯】文言文

              ①不流暢。《淮南子?時則》:“流而不。”【引】停留。《九章?懷沙》:“任重載盛兮,陷而不濟。”

              ②遺漏。《詩經?小雅?大田》:“此有穗。”

              【滯】組詞

              滯后
              滯留
              滯泥
              滯澀
              滯塞
              滯水
              滯銷
              滯育
              滯止

              網友正在查“滯”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