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觴新華字典,觴康熙字典,觴中華字典,觴國語詞典,觴漢語字典。
【觴】怎么讀
漢字 | 觴 | 拼音 | shāng |
---|---|---|---|
部首 | 角 | 筆畫 | 12 |
五筆 | QETR | 五行 | 金 |
繁體 | 觴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89DE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nbonh | 鄭碼編碼 | rlyo |
四角編碼 | 28227 | 筆順編碼 | 353511231533 |
【觴】筆順筆畫
1、觴字的筆順編碼是:353511231533。
2、觴字的部首是角,觴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觴字筆劃順序是:撇、橫撇/橫鉤、撇、橫折鉤、橫、橫、豎、撇、橫、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撇、撇。
3、觴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觴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上】【角】觴·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1。
【觴】基本解釋
古代稱酒杯:舉觴相慶。
【觴】網(wǎng)絡(luò)解釋
羽觴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一直延續(xù)使用至漢晉,其后逐漸消失。
【觴】康熙字典
【唐韻】式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說文】觶實曰觴,虛曰觶。【韻會】酒巵總名。【三禮圖】凡諸觴形皆同,升數(shù)則異。【詩·周南·卷耳疏】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總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左傳·成二年】奉觴加璧以進。【前漢·外戚傳】酌羽觴兮銷憂。【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又飮人以酒亦曰觴。【左傳·襄二十三年】觴曲沃人。【戰(zhàn)國策】張儀曰:願王賜之觴。王曰:諾。乃觴之。
又濫觴。【家語】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註】觴,可以盛酒,言其微也。是濫觴謂始出之微。【唐明皇·孝經(jīng)序】濫觴於漢,蓋用此義。近世有指爲(wèi)末流之弊者,誤。
又觴深,淵名。【莊子·達生篇】吾嘗濟乎觴深之淵。 籀文作。【集韻】或作
。
【觴】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四】【角】。
『說文解字』
觶實曰觴,虛曰觶。從角,省聲。
,籒文觴從爵省。式陽切〖注〗爵古文作
。
『說文解字注』
實曰觴。虛曰觶。投壷。命酌曰。請行觴。觴者、實酒於爵也。韓詩說爵觚觶角散五者緫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者罰爵。非所以餉。不得名觴。然投壷之請行觴固罰爵也。凡禮經(jīng)曰實者皆得曰觴。獨於觶言者、觶之用多舉觶以該他也。下文云觴受三升者曰觚。從角。【觴】文言文
①古代的酒具;酒杯。《蘭亭集序》:“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歸去來兮辭》:“引壺觴以自酌。”
②勸人飲酒。《訓(xùn)儉示康》:“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觴豆】飲食的器具,因作觴酒豆肉的簡稱,又泛指飲食。
【觴詠】飲酒賦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