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詔字怎么讀,詔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詔字的說文解字,詔字相關的文言文,詔字的組詞等。

              詔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詔新華字典詔康熙字典詔中華字典詔國語詞典詔漢語字典

              【詔】怎么讀

              漢字 拼音 zhào
              部首 筆畫 12
              五筆 YVKG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A54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yrshr 鄭碼編碼 syj
              四角編碼 7662 筆順編碼 411125153251

              【詔】筆順筆畫

              1、詔字的筆順編碼是:411125153251。

              2、詔字的部首是言,詔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詔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橫、橫、豎、橫折、橫、橫折鉤、撇、豎、橫折、橫。

              3、詔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詔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上】【言】詔·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5。

              【詔】基本解釋

              見“詔”。

              【詔】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詔字的網絡釋義。

              【詔】康熙字典

              【廣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照。【說文】吿也。【爾雅·釋詁】導也。【註】敎導之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敎導,卽贊勉也。【韻會】詔者,上下通用之義。【左傳·成二年】欒伯曰:燮之詔也。書何力之有焉。【註】吿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註】告也,助也。【莊子·盜跖篇】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如淳註】敎也。

              又【廣韻】上命也。秦漢以下,天子獨稱之。【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議命爲制,令爲詔。【前漢·周勃傳】軍中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詔。

              又【廣韻】也。【正韻】播吿之書也。【文心雕龍】漢命有三品,三曰詔書。詔,吿也。【釋名】詔書。詔,昭也。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文中子·問易篇】程元曰:續書之有志,有詔,何謂也。文中子曰:志以成道,言以宣志,詔其見王者之志乎。

              又待詔,官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應劭註】諸以才伎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詔。【唐書·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詔。

              又蠻王曰詔。【唐書·南蠻傳】南詔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

              又【正韻】市召切,音紹。【禮·禮器】禮有詔。【註】告道賔主者也。詔或爲紹。

              又【集韻】之遙切,照平聲。言誘也。

              又【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禮·禮器】詔侑武方。【註】詔侑或爲韶囿,武當爲無,方猶常也。

              又葉朱戍切,音注。【班固·東都賦】申舊章下明詔,命有司頒憲度。

              【詔】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言】。

              『說文解字』

              告也。從言從召,召亦聲。之紹切

              【詔】文言文

              暫無詔字的文言文

              【詔】組詞

              暫無詔組詞的詞語

              網友正在查“詔”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