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普新華字典,普康熙字典,普中華字典,普國語詞典,普漢語字典。
【普】怎么讀
漢字 | 普 | 拼音 | pǔ |
---|---|---|---|
部首 | 日 | 筆畫 | 12 |
五筆 | UOGJ | 五行 | 水 |
繁體 | 普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66E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tca | 鄭碼編碼 | uakk |
四角編碼 | 80601 | 筆順編碼 | 431224312511 |
【普】筆順筆畫
1、普字的筆順編碼是:431224312511。
2、普字的部首是日,普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普字筆劃順序是:點、撇、橫、豎、豎、點、撇、橫、豎、橫折、橫、橫。
3、普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普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辰集上】【日】普·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普】基本解釋
1.普遍;全面:普選。普查。普照。普天同慶。
2.姓。
【普】網絡解釋
普,pu,從日從并。日無色也。近遠皆同。(1) 會意兼形聲。小篆字形,從日,從并。“并”亦可以看作聲。“普”是二人并排站著。本義:日無光。(2) 同本義 [dusky]普,日無色也。——《說文》。徐鍇注:“日無光,則近遠皆同。”天麗且彌,地普而深。——《漢書·揚雄傳下》
【普】康熙字典
【唐韻】滂古切,音浦。【說文】作暜,日無色也。【註】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從竝。今隷作普。
又【廣韻】博也,大也,徧也。【易·乾卦】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又姓。【姓氏急就篇】普氏,後漢十姓有之。
又【集韻】【韻會】頗五切,音溥。義同。
【普】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七】【日】。
『說文解字』
日無色也。從日從並。滂古切〖注〗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從並。”
『說文解字注』
(普)日無色也。此義古籍少用。衣部袢下曰。無色也。讀若暜。?無色同讀。是則暜之本義實訓日無色。今字借爲溥大字耳。今詩溥天之下。孟子及漢人引詩皆作普天。趙岐曰。普、徧也。從日。竝聲。小徐本如此。韻會同。竝古音同傍。暜從竝聲。又轉人虞模部。袢讀若暜。知暜古音亦讀若伴。以雙聲爲用也。滂古切。五部。
【普】文言文
普遍;全面。《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普天一統,于是定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