禂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禂新華字典,禂康熙字典,禂中華字典,禂國語詞典,禂漢語字典。
【禂】怎么讀
漢字 | 禂 | 拼音 | dǎo |
---|---|---|---|
部首 | 礻 | 筆畫 | 12 |
五筆 | PYMK | 五行 | 無 |
繁體 | 禂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82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ifbgr | 鄭碼編碼 | wsbj |
四角編碼 | 37220 | 筆順編碼 | 452435121251 |
【禂】筆順筆畫
1、禂字的筆順編碼是:452435121251。
2、禂字的部首是礻,禂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禂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撇/橫鉤、豎、點、撇、橫折鉤、橫、豎、橫、豎、橫折、橫。
3、禂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禂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下】【示】禂·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8。
【禂】基本解釋
為牲畜肥壯而祭禱:“禂牲禂馬。”
【禂】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禂字的網絡釋義。
【禂】康熙字典
【唐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音倒。與禱通。【說文】禱牲馬祭也。【周禮·春官】甸祝禂牲禂馬,皆掌其祝號。【註】杜子春云:禂,禱也。爲馬禱無疾,爲田禱多獲禽牲。【詩·小雅】旣伯旣禱。【疏】伯,馬祖,天駟房星之神,爲田而禱馬祖,求馬強健。○按杜說《詩》疏禂牲禂馬,總是馬祭一事。鄭康成註《周禮》,不取杜說,謂禂讀如伏誅之誅,今侏大字也。爲牲祭求肥充,爲馬祭求肥健,據此則禂止釋肥大,不切禱意,而禂牲禂馬爲兩事矣,與杜說迥不同。《集韻》《韻會》主鄭說,音追輸切,而又止釋云爲牲祭求肥充,反脫卻祭馬一事,不知何解。
又【集韻】刀號切,音到。義同。或作?。
【禂】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示】。
『說文解字』
禱牲馬祭也。從示周聲。《詩》曰:“旣禡旣禂。”?,或從馬,壽省聲。都皓切
『說文解字注』
(禂)禱牲馬祭也。甸祝。禂牲禂馬。杜子春云。禂、禱也。爲馬禱無疾。爲田禱多獲禽牲。詩云。旣伯旣禱。爾雅曰。旣伯旣禱。伯、馬祭也。王裁按。此許說所本。杜引詩者、以伯證禱馬。毛傳云。伯、馬祖也。重物愼微。將用馬力。必先爲之禱其祖。此周禮之禂馬也。又云。禱、禱獲也。此釋旣禱。周禮之禂牲也。杜本毛說。鄭君易杜說云。禂讀如伏誅之誅。今侏大字也。爲牲祭求肥充。爲馬祭求肥健。鄭以上文旣有表貉釋爲禱氣勢之十百。而多獲不當禂牲。又云禱多獲禽牲。故必易爲侏大而後安。今本爾雅、周禮注馬祭之上皆脫伯字。從示。周聲。都皓切。五經文字直由反。又音誅。古音在三部。○鍇引詩曰旣禡旣禂。詩無此語。鉉又誤入正文。
()鉉本作
。或從馬。壽省聲。此字從馬則不該。云
聲足矣。不當取省聲。
【禂】文言文
暫無禂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