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祈新華字典,祈康熙字典,祈中華字典,祈國語詞典,祈漢語字典。
祈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qí,祈是左右結構的字,祈的部首是:礻部,共有8畫。
【祈】的意思
一、【祈】的基本意思
1.祈禱:祈福。
2.請求;希望:祈求。祈望。敬祈指導。
3.姓。
二、【祈】的詳細意思
〈動〉
(形聲。從示,斤聲。本義:向上天或神明求福)
同本義
祈,求福也。——《說文》
掌六祈。——《周禮·大祝》
祭有祈焉。——《禮記·郊特牲》
又如:祈場(向神祈禱的場所);祈祝(祈求祝福);祈死(祈求速死);祈克(祈求克敵);祈祉(祈求幸福);祈祓(祈神除災去穢);祈戰(祈求戰勝)
請求;希望
不祈土地。——《禮記·儒行》
以祈爾爵。——《詩·小雅·賓之初筵》
又如:祈喜(求福);祈借(求借)
〈形〉
通“祁”。大 。
如:祈寒(嚴寒)
〈名〉
假借為 “畿”。古稱天子直轄之地
《祈父》,刺宣王也。——《詩·小雅·祈父序》孔穎達《疏》:“當作畿字,今作圻。”
三、【祈】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向神明求福。 【組詞】:「祈禱」、「祈福」。《說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詩經.周頌.噫嘻.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漢.鄭玄.注:「祈,猶禱也,求也。」《禮記.月令》:「以祠宗廟社稷之靈,以為民祈福。」
動詞 請、求。 【組詞】:「祈求」、「祈請」。《詩經.小雅.賓之初筵》:「發彼有的,以祈爾爵。」漢.毛亨.傳:「祈,求也。」《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憚耕稼采薪之勞,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樂。」
名詞 京城千里之地。通「圻」、「畿」。《詩經.小雅.祈父.序》:「〈祈父〉,刺宣王也。」漢.鄭玄.箋:「祈、圻、畿同。」
名詞 姓。如晉代有祈嘉,元代有祈望芳。
四、【祈】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向神明求福。 【組詞】:祈福、祈禱
請、求。 【組詞】:祈求、祈請
五、【祈】古漢語字典意思
qí向“鬼神”禱告懇求。《詩經·小雅·甫田》:“以御田祖,以~甘雨。”【引】求,乞求。《南史·劉峻傳》:“聞有異書,必往~借。”
【祈】的筆畫
1、祈字的筆順為:丶フ丨丶ノノ一丨,筆順讀作:點、橫撇/橫鉤、豎、點、撇、撇、橫、豎,筆順編碼為:45243312。
2、祈字的總筆畫為:8畫。部首是:礻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4畫。
3、祈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祈】的拼音
【祈】的組詞
一、祈常用組詞
祈禱、祈福、祈年、祈請使、祈求、祈求、祈使句、祈愿
二、祈怎么組詞(兩字)
三、祈的組詞(三字)
四、祈組詞(四字)
【祈】的謎語
1.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打一字)
【祈】的方言
國際音標 t??i?? 唐代讀音 ghi?i日語讀音 INORU INORI韓語羅馬 KI現代韓語 ?
客家話 [東莞腔] ki1 [臺灣四縣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陸腔] ki2 [寶安腔] ki2 [陸豐腔] ki3 [梅縣腔] ki2 [沙頭角腔] ki2 [客語拼音字匯] ki2粵語 kei4潮州話 ki5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 奇小空;中古音 群母 微韻 平聲 祈小韻 渠希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痕部 ;王力系統:羣母 文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