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溜新華字典,溜康熙字典,溜中華字典,溜國語詞典,溜漢語字典。
【溜】的拼音
【溜】的筆畫
溜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氵,溜字共有:13劃。
溜字的筆順是:點、點、提、撇、豎提、點、橫折鉤、撇、豎、橫折、橫、豎、橫。
溜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溜】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滑行;(往下)滑:溜冰。從山坡上溜下來。
2.偷偷地走開或進入:一說打牌,他就溜了。幾個歹徒溜進倉庫里。
3.光滑;平滑:溜光。滑溜。
4.看:溜一眼心里就有了數。
5.順著;沿:溜邊。溜墻根兒走。
6.很;非常(用在某些單音節形容詞前):溜直。溜齊。溜滿。
7.同“熘”。
1.迅速的水流:大溜。河里溜很大。
2.迅速;敏捷:眼尖手溜。走得很溜。
3.房頂上流下來的雨水:檐溜。承溜。
4.檐溝:水溜。
5.排;條:一溜三間房。
6.某一地點附近的地方:這溜的果木樹很多。
7.練:溜嗓子。
8.用石灰、水泥等抹(墻縫);堵、糊(縫隙):墻砌好了,就剩下溜縫了。天冷了,拿紙條把窗戶縫溜上。
二、詳細釋義
1. 溜 [liù]2. 溜 [liū]
溜 [liù]〈名〉
(形聲。從水,留聲。本義:水名)
古水名。又名“潭水”
溜水出 郁林郡。——《說文》
即今縱貫廣西中北部的融江、柳江及黔江
通“霤”。屋檐滴水處
三進及溜,而后視之。——《左傳·宣公二年》
房頂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長水槽 。
如:水溜
某一地點附近的地方
這不是咱們這溜兒都裝上自來水了嗎?——老舍《龍須溝》
又如:這溜兒果樹很多
〈動〉
液體向下流
生猶懸水溜,死若波瀾停。——南朝宋· 孔欣《置酒高堂上》
斜視,瞥,迅速而短暫地看
那賈蕓一面走,一面拿眼把 小紅一溜。——《紅樓夢》
又如:溜瞅(斜著眼睛窺視);溜溜(瞟,斜視)
操練 。
如:兩三個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來了
通“遛”。漫步;游逛
在那海棠樹邊,悄悄溜了三回。——田間《趕車傳》
傳喚
到十六日,叫小廝拿了一個“都督府”的溜子,溜了一班戲子來謝神。——《儒林外史》
又如:溜子(溜單。注明官銜的帖子)
〈方〉∶涂抹、糊縫隙 。
如:溜縫
〈形〉
水勢迅猛
黃河水溜,不是當耍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又如:溜道(湍急的河道)
行動迅速 。
如:溜煙(形容跑得迅速);溜撒(行動迅速、敏捷)
〈量〉
連串,條。用以表示成排、成條、成串的事物 。
如:一溜鬃毛;一長溜紅飄帶;一溜房屋
另見 liū
溜 [liū]〈動〉
滑動 。
如:溜韁(悄悄脫開韁繩而跑散);溜眼(溜眼睛。以眼傳情);溜嘴(把不該說的話說出了嘴);溜槽;溜下;溜冰
偷偷地走 。
如:溜抽(脫身溜走);溜跑(偷偷地跑開);溜溜湫湫(躲躲閃閃,輕手輕腳的樣子)
瞟,偷偷地看
說著,卻把眼溜著金桂一笑。——《紅樓夢》
偷偷地拿
差人各溜過幾件細軟東西。——《醒世恒言》
略略熱一下 。
如:溜冷飯
略微煮一下,或加淀粉汁急火快炒 [quick-fry]。
如:醋溜魚
逢迎,拍馬;奉承 。
如:溜鉤子,亦作“溜溝子”、“溜勾子”(方言。鉆營;奉承)
鳴,叫
閉凝盼,聲聲燕語明如剪,嚦嚦鶯聲溜的圓。——清· 孔尚任《桃花扇》
〈形〉
傾斜 。
如:溜肩
靈活;麻利 。
如:溜撒(靈活;伶俐)
〈副〉
〈方〉∶很,非常 。
如:溜尖(很尖);溜光水滑(形容非常整潔,干凈);溜明(非常明亮);溜凈(非常干凈)
〈詞綴〉
在形容詞后,多疊用。
如:灰溜溜;酸溜溜;直溜;勻溜
另見 liù
【溜】的近義詞,【溜】的反義詞
查無溜的近義詞
暫無溜的反義詞
【溜】的翻譯
【溜】的英語
slideslip,smooth,sneak off,turbulent flow,
【溜】的德語
liū、liù
【溜】的法語
liū、liù
【溜】的謎語
未查詢到溜字的相關字謎。
【溜】的組詞
【溜】的造句
我覺得她好象要逼著他溜跑似的。
小偷探頭探腦地溜了出來。
趁媽媽不注意,弟弟偷偷地溜出了家門。
多年的時光,眨眼之間,匆匆地溜過去了。
他等父母熟睡后,輕手輕腳地溜了出來。
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驚蛇,讓歹徒溜了。
我屏氣凝神地捧著小金魚,生怕它從我手上"溜"走了。
情況緊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咱們趕快溜呀!
天空發怒了,嚇得云低下了頭,不敢看著他,太陽更膽小了,他匆匆忙忙的溜了。
只聽她那嗓音,在高處溜轉后,從巔峰處一落千丈,而后又似黃鶯出谷般的一片清亮。
燈下的影子一會兒跑到自己前邊,一會兒溜到自己后邊,一會兒被踩在腳下,真好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