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軒新華字典,軒康熙字典,軒中華字典,軒國語詞典,軒漢語字典。
【軒】的拼音
【軒】的筆畫
軒字的部首和偏旁是車,軒字共有:7劃。
軒字的筆順是:橫、撇折、豎、提、橫、橫、豎。
軒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軒】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高:軒昂。軒敞。軒朗。
2.姓。
3.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舊時多用為書齋名或茶館、飯館等的字號):來今雨軒。
4.古代一種有帷幕而前頂較高的車。
5.窗戶;門。
二、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車,干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同本義 [a high-fronted, curtained carriage (used in ancient times)]
軒,曲輈藩車。——《說文》
軒,安車也。——《聲類》
而乘軒者三百人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舍其文軒。——《戰國策·宋策》
俄軒冕。——揚雄《羽獵賦》。注:“車有轓曰軒。”
如輊如軒。——《詩·小雅·六月》
后重曰軒。——《通俗文》。按,后重曰輊,前高曰軒。
舍其文軒。——《墨子·公輸》
文軒之與敝輿。
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左傳·閔公二年》
又如:軒服(軒車與冕服);軒朱(古代顯貴者所乘坐的車子);軒車(曲轅而有帷幕的馬車。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車);軒冕(古代卿大夫的軒車和冕服)
泛指華美的車子
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江淹《別賦》
又如:軒車下墜(比喻日落);軒帆(車和船);# 樓板,建筑物的上層結構部分
于是左右平,重軒三階。——《后漢書》
屋檐
軒,檐宇之末曰軒,取車象。——《集韻》
又如:軒寧(殿前檐下的平臺和殿上屏門之間);軒檐(屋檐)
殿堂前檐處
酒半酣,遼主臨軒,命諸部長次弟起舞。——《續資治通鑒》
又如:軒砌(殿堂前的臺階);軒陛(殿堂的臺階)
房屋。也用作書齋、茶館的字號
我們家里如今雖有幾處軒館,我又不住著,借了來也沒趣。——《紅樓夢》
又如:軒子(屋室);軒宇(軒敞的屋宇);軒序(指住宅);軒房(住室)
以敞朗為特點的建筑物
新構一軒跨路,貌靈官于中。——《徐霞客游記》
又如:軒榭(指以軒敞為特點的亭閣臺榭一類建筑物);軒廠(棚舍)
廁所的別稱
廁或曰軒,前有版似殿軒也。——《釋名》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史記·外戚世家》
均之土也,或基堂殿,或涂軒戶。——《論衡·幸偶篇》
又如:軒廁
檻板
軒,謂檻正板也。——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
又如:軒欄(欄板)
有窗檻的小室或長廊
嘯傲東軒下。——陶潛《飲酒》
讀書軒中。——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軒東故嘗為廚。
從軒前過。
軒凡四遭火。
又如:軒子(有窗的長廓);軒陛(指居室);軒欄(殿前長廊的欄干);軒楹(堂前的廊柱)
指窗戶或門
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開軒面場圃。——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又如:軒戶(門戶。指人家);軒扉(門窗);軒榥(窗戶)
星名 [star’s name]。
如:軒宮(星名。軒轅之宮的簡稱);軒轅(中國星官名);軒光(軒轅星的光輝)
軒轅的省稱。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名 。
如:軒后(即黃帝軒轅氏);軒主(即軒轅氏。南朝梁宣帝);軒室(帝王的宮室)
〈形〉
古代車子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引申為高大
中軒敞者。——明· 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軒昂(氣概不凡;高大雄偉);軒秀(挺拔秀出);軒眉(即揚眉。形容人志氣高昂或高興的樣子);軒峙(高聳矗立);軒特(軒昂出眾);軒舉(高昂,爽朗)
重
夫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后不能令人軒,與人怨不能為人患,臣所恥也。——《后漢書》
寬悅。也作“刳”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莊子》。唐· 陸德明釋文:“刳, 崔本作軒,云:‘寬悅貌。’”
〈動〉
高揚;飛揚
歸雁載軒。——王粲《贈蔡子篤》
翔霧連軒。——木華《海賦》
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顏延年《五君詠向常侍》
又如:軒軒(起舞的樣子;揚揚自得的樣子);軒毳(飛鳥);軒翥(飛舉);軒舉(高揚飛舉)
【軒】的近義詞,【軒】的反義詞
查無軒的近義詞
暫無軒的反義詞
【軒】的翻譯
【軒】的英語
pavilion,higha small room,window or door,
【軒】的德語
xuān
【軒】的法語
xuān
【軒】的謎語
1.趕車走了(打一字)
2.古稀之年不得閑(打一字)
【軒】的組詞
【軒】的造句
這兩個人的文學功底可以說是不分軒輊。
園林藝人們十分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
他經過不少大事面,在這種場合下顯得軒昂自若。
從字面上看,這五者不分軒輊,彼此平等。
這兩位棋手的實力真可說是勢均力敵,難分軒輊。
莊紹光見蕭昊軒氣宇軒昂,不同流俗,也就著實親近。
他們的才華和年齡均相當,未來的成就可能是并駕齊驅,難分軒輊。
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因為小張和小李有幾分相似,他們便用軒裳華胄的方法,來瞞騙當事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