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圍新華字典,圍康熙字典,圍中華字典,圍國語詞典,圍漢語字典。
【圍】的拼音
【圍】的筆畫
圍字的部首和偏旁是囗,圍字共有:7劃。
圍字的筆順是:豎、橫折、橫、橫、橫折鉤、豎、橫。
圍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圍】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環繞;包圍:圍繞。圍城。
2.四周:周圍。外圍。
3.圍子,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床圍。
4.某些物體的周長:腰圍。胸圍。
5.量詞。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攏起來的長度,或兩只胳膊合攏起來的長度為一圍:腰大十圍。樹大十圍。
二、詳細釋義
〈動〉
(形聲。從囗,韋聲。“囗”是“圍”的古字。本義:環繞)
同本義
囗,回也,象回幣之形。——《說文》。段注:“按,圍繞, 周圍字當用此。”
圍,裹也。——《廣雅·釋詁四》
范圍天地之化。——《易·系辭上》
以其一為之被而圍之。——《周禮·考工記·廬人》
又如:圍塹(圍繞營壘的壕溝);圍圓(圓形圍墻);圍地(四周山川環繞,形勢險峻的地方);圍屏(屏風);圍落(籬笆,柵欄)
包圍
秦之圍 邯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兵圍邯鄲。——《史記·魏公子列傳》
江都圍急。——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四面圍住。——《廣東軍務記》
又如:圍殲;圍守(包圍監守);圍取(包圍奪取)
防守
圍,守也。——《說文》
圍不言戰。——《公羊傳·莊公十年》
又如:圍落(藩籬。借指防衛)
通“違”。違背;離開
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圍之。——《管子·形勢》
則王以春圍其農,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陳其寶。——《商君書·徠民》
〈名〉
圍子,用土、石、荊棘等圍成的防御設施
敕軍營更筑嚴圍。——《三國志》
打獵的圍場;圍獵
百官戎服騎從,鼓行入圍。——《隋書》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設的禁區
今皇上巡幸曰圍,取巡狩義。——俞正燮《癸巳存稿》
圍田。圍占江湖淤灘造的田 [low-lying paddy fields]
區域
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圍。——《詩·商頌·長發》
四周,周邊(多指周邊的長度) 。
如:四圍都是花
包圍圈
外圍合。——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即撤圍。
姓
〈量〉
用于四周有圍欄或可用以圍裹的東西。
如:一圍玉帶
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指兩只胳膊合圍起來的長度,也指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圍的長度。
如:十圍;腰闊數圍;大樹絮之百圍
【圍】的近義詞,【圍】的反義詞
查無圍的近義詞
暫無圍的反義詞
【圍】的翻譯
【圍】的英語
surroundto surround,all round,
【圍】的德語
wéi
【圍】的法語
wéi
【圍】的謎語
1.韋小寶被困(打一字)
【圍】的組詞
【圍】的造句
媽媽圍上一條碎花圍裙去廚房做飯。
這塊地的四周用柵欄圍了起來。
人群把區政府圍得水泄不通。
門前圍滿了人,小勇也想去看個究竟。
他們一家人圍在火爐旁,一邊說,一邊笑。
兩圍棋手旗鼓相當,要分出勝負恐怕很難。
人們都圍了上去,七嘴八舌,他不知聽誰的好。
曼特加稱巴西已被進口商品圍得"水泄不通"。
戲班子一進村,村民們就高興地把演員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校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同學們還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剛才發生的事情。
眼看特務圍過來,他情急智生,打滅了電燈,戲院大亂,他趁機逃了出去。
這幾天,兔年小全張郵票開始發行,集郵愛好者把郵局售票處圍得水泄不通。
紅軍轉移的時候,敵人圍了過來,在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連長大吼一聲:你們快走,我來掩護。
從游船上縱目四望,西子湖春風送暖,碧波蕩漾,長堤綴綠,群山圍翠,真是賞心悅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