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擿新華字典,擿康熙字典,擿中華字典,擿國語詞典,擿漢語字典。
【擿】的拼音
漢字
擿 拼音
tī、zhāi、zhì 繁體
擿 注音
ㄊㄧ、ㄓˋ、ㄓㄞ、 五行
無 部首
扌擿
【擿】的筆畫
擿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扌,擿字共有:17劃。
擿字的筆順是:橫、豎鉤、提、點、橫、點、撇、豎、橫折鉤、橫、豎、豎、橫折、橫、點、橫折折撇、捺。
擿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擿】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挑出:“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2.挑剔;指摘:“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瑕。”
3.指使:“衛(wèi)將軍(王)商密擿永令發(fā)去。”
4.揭發(fā):發(fā)奸擿伏(揭露隱秘罪惡)。
5.搜索。
6.探。
7.剖開;分。
8.捶。
古同“摘”:“綠桑擿椹。”
1.搔,撓。
2.搔頭,即簪子:“簪以玳瑁為擿。”
3.古同“擲”,投擲:“擿玉毀珠。”
二、詳細釋義
1. 擿 [tī]2. 擿 [zhì]
擿 [tī]〈動〉
挑出;剔除
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漢書》
揭露
慕張生之擿伏。—— 梁元帝《玄覽賦》
又如:擿伏(揭露隱秘的壞事);擿奸發(fā)伏(揭露檢舉隱秘的奸人和壞事);擿發(fā)(揭發(fā))
挑剔 。
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別)
另見 zhì
擿 [zhì]〈動〉
搔;撓
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列子·黃帝》
投擲。后作“擲”
擿玉毀珠,小盜不起。——《莊子·月去篋》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史記·刺客列傳》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擲);擿棄(丟棄)
另見 tī
【擿】的近義詞,【擿】的反義詞
查無擿的近義詞
暫無擿的反義詞
【擿】的翻譯
【擿】的英語
tī、zhāi、zhì
【擿】的德語
tī、zhāi、zhì
【擿】的法語
tī、zhāi、zhì
【擿】的謎語
未查詢到擿字的相關字謎。
【擿】的組詞
擿伏
擿埴
擿舉
擿抉
擿觖
擿裂
擿辨
擿棄
擿讖
擿索
擿擋
擿問
擿發(fā)
擿校
擿罰
擿語
發(fā)擿
糾擿
抄擿
詆擿
抉擿
投擿
采擿
詰擿
鉤擿
骨擿
指擿
倍擿
探擿
搜擿
解擿
瑕擿
甄擿
擒擿
【擿】的造句
未查詢到擿字相關的句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