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況新華字典,況康熙字典,況中華字典,況國語詞典,況漢語字典。
【況】的拼音
【況】的筆畫
況字的部首和偏旁是冫,況字共有:7劃。
況字的筆順是:點、提、豎、橫折、橫、撇、豎彎鉤。
況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況】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情形:近況。戰況。
2.比方:以古況今。
3.文言連詞。表示更進一層,相當于“況且”“何況”:江河尚能跨越,況此等溝洫乎?
二、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水,兄聲。本義:寒冷的水)
同本義
況,寒水也。——《說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證。…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況。”
情形,景況(側重于整個事物的概況)
亂況斯削。——《詩·大雅·桑柔》
客有問雁山游況者,聊以塞責,不足觀也。—— 韓愈《雁山雜記》
又如:況味(境況情味。有時專指境遇);閑況;狀況;實況;戰況;情況;盛況
兄 。
如:況老(方言。稱哥哥);況漢(方言。稱哥哥)
姓
〈動〉
比擬,比喻
案火滅不能復燃以況之,死入不能復為鬼,明矣。——王充《論衡》
又如:每下愈況
光顧;訪問
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通“貺”。賜予
成(盛)名況乎諸侯。——《荀子》
北面拜況。——《禮記·聘禮》
亦無況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況使臣以大禮。——《國語·魯語下》
又如:況施
〈連〉
表示遞進關系,相當于“何況”、“況且”
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漢書·列女傳》
況君前途尚可。——《世說新語·自新》
況大國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資治通鑒》
況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劉開《問說》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何況在鄉間那些沒有聲名的人呢?草野,與“朝廷”相對,借指民間。聞,這里應讀“ wèn”,聲名,聲譽)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又如:況乃(何況;況且)
〈副〉,更加
仆夫況瘁。——《詩·小雅·出車》
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國語·晉語》
又如:況瘁(益加勞瘁、憔悴);況復(更加)
【況】的近義詞,【況】的反義詞
查無況的近義詞
暫無況的反義詞
【況】的翻譯
【況】的英語
conditionbesides,
【況】的德語
kuàng
【況】的法語
kuàng
【況】的謎語
未查詢到況字的相關字謎。
【況】的組詞
【況】的造句
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城市的概況。
雖然情況危急,可是我們仍然要沉著冷靜。
周日,電視臺播放了女足決賽的實況錄像。
況且你們已經有言在先,又何得反悔?
他們靠勤勞的雙手擺脫了等米下鍋的窘況。
今夜的北京,煙花錦簇,姹紫嫣紅,好一派盛況!
當年的盛況,如今事過境遷,只有空留回憶了。
頤和園的游人總是很多,何況今天是星期天。
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觀看女足比賽的實況錄像。
每次客人來,我都詳細地向他們介紹福州的概況。
自從大地震后,這里的游客七零八落,不復從前盛況。
我們公司財務只是短暫的青黃不接,經營狀況完全正常。
你這種漠視社會實況,閉門造車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這件事我只知道個概況,詳細的情況要去問他本人。
李四光每次實地考查,都把地況地貌考查得很詳細。
他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另辟蹊徑,創造出一套新的教學方法。
然而他們都非常重視禮貌,何況他們確實感到情投意合。
我們平常就要對機器作深入了解,以便出狀況時能對癥下藥。
福州這么大,況且你又是初次來這里,一下子怎能找到我呢?
要提高教學質量,當務之急是要改變學校骨干教師青黃不接的狀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