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擔新華字典,擔康熙字典,擔中華字典,擔國語詞典,擔漢語字典。
【擔】的拼音
【擔】的筆畫
擔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扌,擔字共有:8劃。
擔字的筆順是:橫、豎鉤、提、豎、橫折、橫、橫、橫。
擔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擔】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用肩膀挑:擔水。
2.承當,負責:擔負。擔任。擔當。擔待(a.原諒;b.擔當責任)。擔重任。擔風險。
1.挑東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擔。
2.一挑東西:擔子。勇挑重擔。
3.中國市制重量單位,一擔等于一百斤。
4.量詞,用于成擔的東西:一擔水。
同“撣”。
二、詳細釋義
1. 擔 [dàn]2. 擔 [dān]
擔 [dàn]〈名〉
扁擔和掛在兩頭的東西
負擔荷以丈尺兮。——《楚辭·哀時命》。注:“荷曰擔。”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宋· 歐陽修《歸田錄》
又如:挑擔;擔仗(行李擔子。亦作“擔腳”,“擔杖”);擔頭(貨擔兩頭;一挑東西);貨郎擔
轎子 。
如:擔輿(肩輿)
肩負的責任 。
如:重擔(沉重的擔子,比喻繁重的責任)
〈量〉
中國重量單位。舊制一百斤為一擔,今以百市斤為一市擔 [a unit of weight (=50 kilograms)]
但聞行路吟新詩,不嘆舉家無擔石。——李頎《別梁鍠》
用于計成挑的東西 。
如:一擔柴;兩擔米
另見 dān
擔 [dān]〈動〉
(形聲。從手,詹聲。本義:用肩挑)
同本義
儋,何也。從人,詹聲。以背曰負,以肩曰儋。——《說文》。字亦作“擔”。
擔,負也。——《字林》
擔囊行取薪。——曹操《苦寒行》
負書擔橐。——《戰國策·秦策一》
又如:肩不能擔,手不能提;擔戴(肩挑頭頂)
背負 [carry on one's back]。
如:擔簦(背著傘)
承當,承擔
吾擔悲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分擔(擔負一部分);擔承(承擔);擔扶(擔當;扶助);擔杜(有能力承擔責任的人);擔干系(擔干紀。負責任)
另見 dàn
【擔】的近義詞,【擔】的反義詞
查無擔的近義詞
暫無擔的反義詞
【擔】的翻譯
【擔】的英語
carrytake responsibility,
【擔】的德語
dān、dàn、dǎn
【擔】的法語
dān、dàn、dǎn
【擔】的謎語
1.提前一日到達(打一漢字)
【擔】的組詞
【擔】的造句
這次的任務,全班同學要共同分擔。
他那愁苦的樣子很讓人擔心。
他挑著擔子,走起路來直晃悠。
他的健康很令人擔憂。
我們應敢于承擔責任。
小王粗心浮氣,不能擔此重任。
我毛遂自薦擔任我們班的體育委員。
奶奶病情危急,大家都很擔心。
眾人七手八腳地把傷員抬上了擔架。
擔子不論輕還是重,他都勇敢地挑起來。
我敢擔保,同學們一定會選你當班長。
我們打算找一個合適的人選擔任班主任。
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教學質量并不矛盾。
你做了件蠢事,應該勇敢地承擔后果。
爸爸的工作能力和他擔當的職務很相稱。
就這么辦吧!出了問題,由我擔待。
李哥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適宜擔此重任。
做干部的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要總是埋怨群眾。
小王把老李扶上擔架,人們抬起他向醫院趕去。
擔架隊冒著槍林彈雨往返于陣地和野戰醫院之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