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相關(guān)內(nèi)容:或新華字典,或康熙字典,或中華字典,或國語詞典,或漢語字典。
【或】的拼音
【或】的筆畫
或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戈,或字共有:8劃。
或字的筆順是:橫、豎、橫折、橫、提、斜鉤、撇、點。
或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或】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或許。或者(a.也許;b.連詞,用在敘述句里,表示選擇關(guān)系。均可單用“或”)。或然。或則。
2.某人,有的人:或告之曰。
3.稍微:不可或緩。不可或忽。不可或缺。
二、詳細釋義
〈代〉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囗(象城形),從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衛(wèi)國。本義:國家。用本義時讀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或,有也。——《小爾雅·廣言》
或躍在淵。——《易·乾》
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或群或友。——《詩·小雅·吉日》
庶或餉之。——《禮記·祭義》
或賜二小人酒。——《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或說處殺虎斬蛟。——《世說新語·自新》
或立或臥。——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或坐或俯。
或笑或哭。
或飲或博。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
〈連〉
用作虛詞 ∶表示選擇或列舉。
如:或是(連詞。表示選擇或并列關(guān)系);或乃(或者。常用于句首表示變換敘述內(nèi)容) ∶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一個抉擇。
如:有病或無病,他不都應該在這里 ∶近似、可疑或不肯定。
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內(nèi) ∶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zhì)
或盡粟一石。——唐· 韓愈《雜說》
君實或見恕。——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又如:跌下懸崖或峭壁
表示假設(shè)。猶倘若,假使 。
如:或若(假使,倘或)
〈副〉
或許,也許。表示不肯定 。
如:或是(或許;也許是);或恐(也許;可能);你仔細找一找,或能找到
間或,有時
或長煙一空。——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至相毆。——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又如:或時(有時)
〈動〉
通“惑”。迷惑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敵人必或。——《墨子·備蛾傳》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創(chuàng)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稱》
買則失實,賣則失理,其疑或滋益甚。——《鹽鐵論·錯幣》
貧賤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禮記·曾子制言》
別從東道,或失道。——《漢書·霍去病傳》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亂(昏亂;惑亂);或疑(懷疑,疑惑;有人懷疑)
語氣詞,在否定句中加強否定語氣
莫或興之。——清· 黃宗羲《原君》
莫或除之。
【或】的近義詞,【或】的反義詞
查無或的近義詞
暫無或的反義詞
【或】的翻譯
【或】的英語
or,
【或】的德語
huò
【或】的法語
adorer,choyer
【或】的謎語
1.建國方略(打一漢字)
【或】的組詞
【或】的造句
坐汽車或逛商店要提高警惕,當心扒手。
名字只是一個人或一種事物的代號。
保養(yǎng)維護的策略?預先計劃或隨機應變?
你們的情誼,真是山高水長,我絕不敢或忘。
竹苞松茂用于祝人新屋落成或祝壽頌詞。
我們不得不把特別物種或特殊情況置之度外。
遇事三思而行,就會少犯或不犯錯誤。
還有些人用冷嘲熱諷或一言不發(fā)來表達憤怒。
另外,也不要提及認為資金需求或倚老賣老。
教室里三五一群,或沉思默想,或嘰嘰喳喳。
習武者常用抱拳來表示問候或辭別。
被堅執(zhí)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
做事或調(diào)查案件,我們一定要有真憑實據(jù)。
這樣的做法未必就是冷酷無情或麻木不仁。
他不擇手段采用任何正當或不正當?shù)氖侄巍?/p>
引起不可言狀的恐懼、害怕或不安的。
貪吃的吃掉或想吃大量的食物;狼吞虎咽的。
在爭論或辯論中與一種觀點針鋒相對的觀點。
進入軍隊或當上警察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亦或與帝王同行卻不亢不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