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骨新華字典,骨康熙字典,骨中華字典,骨國語詞典,骨漢語字典。
【骨】的拼音
【骨】的筆畫
骨字的部首和偏旁是骨,骨字共有:9劃。
骨字的筆順是:豎、橫折、橫折、點、橫撇/橫鉤、豎、橫折鉤、橫、橫。
骨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骨】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人和脊椎動物體內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骼(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jié)。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tǒng)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gàn)。
2.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
3.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
4.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
1.〔骨朵兒〕尚未開放的花朵。
2.〔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二、詳細釋義
1. 骨 [gū]2. 骨 [gǔ]
骨 [gū]——表示聲、形、動作。
如:骨都都(形容連續(xù)不斷向外冒);骨骨農農(咕咕噥噥;嘀嘀咕咕);骨轆轆(象聲詞。滾動聲)
另見 gǔ
骨 [gǔ]〈名〉
(會意。從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剮”。從肉,表示骨與肉相連。“骨”是漢字部首之一,從“骨”的字多與骨頭和人體有關。本義:骨頭)
同本義
骨,肉之覈也。——《說文》
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風生木與骨。——《管子·四時》
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戰(zhàn)國策·燕策》
以刀刺骨。——《韓非子·安危》
而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骨頭,脊椎動物的骨骼的各個堅硬的部分。解剖學名詞。
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龍骨(鳥類的胸骨);聽骨;頜骨
比喻在物體內部支撐的架子。
如:鋼骨水泥;船的龍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人的軀干 。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與相貌,可推測其窮通禍福之五星);骨骸(形體)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人的品質、氣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發(fā)游江東兼呈李白》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脫俗,具有神仙資質);骨格(品德;氣度)
比喻文學作品的剛健風格
蓬萊文章 建安骨,中間 小謝又清發(fā)。—— 唐·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又如:骨格(詩文的體式和風格);風骨(詩文雄健有力的風格)
比喻剛毅正直 。
如:骨直(軀干挺直。比喻剛正強毅);骨鯁之臣(剛正直諫之臣)
比喻瘦勁的書體
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 唐· 張彥遠《法書要錄》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書評》
又如:骨力
另見 gū
【骨】的近義詞,【骨】的反義詞
查無骨的近義詞
暫無骨的反義詞
【骨】的翻譯
【骨】的英語
bone,skeleton,character,framework,jackstraw,
【骨】的德語
gǔ、gū
【骨】的法語
gǔ、gū
【骨】的謎語
1.下雨就滑(打一漢字)
【骨】的組詞
【骨】的造句
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爺爺七十多歲了,身子骨還很硬朗。
她終年都在地里勞動,身子骨兒特別健壯。
虎膽英雄的神勇出擊,把怕死的偽軍嚇酥了骨。
他雖已到了遲暮之年,身子骨卻依然那么硬朗。
這些骨針和骨鏃,是原始人力求征服自然的有力見證。
任何干部都應虛心接受群眾的意見,絕不能勁骨豐肌。
證監(jiān)會惋惜地對骨民說,你們怎么不買那些不跌的股票?
我站在那里,驚恐萬狀,因為掉下的煤塊擊中了我,不久焦炭就把我的腳踝骨出淹沒了。
他這個人就愛故弄玄虛,話說到節(jié)骨眼兒上就不往下說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