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相關(guān)內(nèi)容:待新華字典,待康熙字典,待中華字典,待國語詞典,待漢語字典。
【待】的拼音
【待】的筆畫
待字的部首和偏旁是彳,待字共有:9劃。
待字的筆順是:撇、撇、豎、橫、豎、橫、橫、豎鉤、點。
待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待】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對待:優(yōu)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
2.招待:待客。
3.等待:待業(yè)。嚴陣以待。有待改進。
4.需要:自不待言。
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
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二、詳細釋義
1. 待 [dài]2. 待 [dāi]
待 [dài]〈動〉
(形聲。從彳( chì),寺聲。本義:等待,等候)
同本義
待,逗也。——《廣雅》
有待而行也。——《易·歸妹》
竊待于下風。——《莊子·漁父》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左傳·隱公元年》
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史記·項羽本紀》
與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說新語·方正》
又如:待年(等待長大。指女子待嫁);待賢(等候賢人);待詔(等待任職的詔令);待時(等待時機)
對待
此賢君子也,君厚待之。——《韓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韓愈《原毀》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資治通鑒·漢紀》
榮賊并非推心待慰帥者。——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寬待(寬大對待);待見(原諒);待賢(禮遇賢者)
招待
相公前廳待客。——元· 關(guān)漢卿《謝天香》
又如: 待東(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需要
不待告。——《史記·天官書》。注:“須也。”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要
[金老]便待出門, 店小二攔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滸傳》
又如: 待說不說;待好(即將);待善(就要;將要)
防備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備,不可以待不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依靠
主待農(nóng)戰(zhàn)而尊。——《商君書·農(nóng)戰(zhàn)》
容,讓
兩位頭領(lǐng)到大寨食息,待貧道自去趕他。——《水滸傳》
這也是個彩頭,待我見去。——《灰闌記》
要是,如果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水滸傳》
另見 dāi
待 [dāi]〈動〉
[口]
暫時停留 。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無目的地消磨時間或在某處逗留 。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另見 dài
【待】的近義詞,【待】的反義詞
查無待的近義詞
暫無待的反義詞
【待】的翻譯
【待】的英語
staytreatdeal with,
【待】的德語
dài、dāi
【待】的法語
dài、dāi
【待】的謎語
1.寺左雙人(打一字)
2.少林寺旁有兩人(打一字)
【待】的組詞
【待】的造句
寫幾個字有何困難?待我一揮而就!
他靜靜地待在汽車里,完全陷入沉思。
他羽毛未豐,社會經(jīng)驗尚待磨練。
我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
因為下雨所以我待在家中。
這些疑難問題還有待于我們?nèi)ヌ剿鳌?/p>
冉阿讓待在哪兒,哪兒便有幸福。
小生待畫餅充饑,小姐似望梅止渴。
建國者金日成,待他有如老友。
他在這間公司待了十年,一直忠心耿耿地工作。
祥林嫂不待別人指引,自己馴熟地安放了鋪蓋。
小明癡癡地等待,期盼女友有回心轉(zhuǎn)意的一天。
老師要我們誠實待人待己,千萬不能自欺欺人。
我們在接人待物上要有戒舟慈棹的態(tài)度。
你與其在家待著煩悶,不如出去走走。
這件事不難,待我打通關(guān)節(jié),自然唾手可得。
八面玲瓏的人,在接人待事方面總會得心應(yīng)手。
此事切勿莽撞,須要待以時日,相機行事才好。
大家請放心,我們且待總經(jīng)理運籌帷幄,再依計行事。
主張待嫡的少數(shù)人由于作賊心虛,也就不敢堅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