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相關(guān)內(nèi)容:亭新華字典,亭康熙字典,亭中華字典,亭國語詞典,亭漢語字典。
【亭】的拼音
【亭】的筆畫
亭字的部首和偏旁是亠,亭字共有:9劃。
亭字的筆順是:點(diǎn)、橫、豎、橫折、橫、點(diǎn)、橫撇/橫鉤、橫、豎鉤。
亭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亭】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亭子,一種有頂無墻一般只有一間的建筑物。多建在公園里:涼亭。
2.像亭子的小房:書亭。
3.古又同“渟”。
二、詳細(xì)釋義
〈名〉
(象形。戰(zhàn)國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為從高省,丁聲。本義:古代設(shè)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義。后指驛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樓。——《說文》
漢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經(jīng)音義經(jīng)》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釋名·釋宮釋》
為泗上亭長。——《漢書·高祖紀(jì)》
安陽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 晉· 干寶《搜神記》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
如:亭郵(驛站);亭民(驛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驛亭。寺,辦公的官署);亭舍(驛亭的客舍);亭傳(客棧);亭置(郵亭驛站);亭驛
亭子。有頂無墻,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園里
西蜀子云亭。——《三國志·諸葛亮傳》
常記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夢令》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記》
亭西有岱祠。
又如:亭榭(亭閣臺榭);亭館(供人游憩歇宿的亭臺館舍);亭檻(亭子的欄桿;亭子);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筑物的庭園或花園);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舊時辦喜事扎的亭樓、銘旌)
古代設(shè)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fù)?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為閨門兩扇。——《墨子》
亭卒上樓掃除,見死婦,大驚,走白亭長。——漢·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
又如:亭戍(古代邊境上的崗?fù)ず蜖I壘);亭吏(亭長);亭佐(亭長的副手);門亭(設(shè)于城門處的亭);亭卒(秦漢亭中的差役)
像亭子的小房子 。
如:書亭;郵亭;亭場(賣鹽的地方);亭子間
山梨
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 [grass-roots]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xiāng)。——《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動〉
養(yǎng)育 。
如:亭育(養(yǎng)育,培育);亭毒(養(yǎng)育;化育)
停止。同“停”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漢書·西域傳上》
又如:亭當(dāng)(完畢,妥當(dāng));亭居(水靜止的樣子)
〈形〉
適中,均衡 [well-balanced]。
如:亭勻(均勻,妥貼)
直。姿勢挺立的或筆直 。
如:亭立(直立;聳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長,容貌、體態(tài)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當(dāng)當(dāng)(妥當(dāng);合宜);亭亭裊裊(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和體態(tài)輕盈)
正
鶴跡秋偏靜,松陰午欲亭。——《和史宮贊》
又如:亭決(公平的判斷)
【亭】的近義詞,【亭】的反義詞
查無亭的近義詞
暫無亭的反義詞
【亭】的翻譯
【亭】的英語
kioskin the middle,
【亭】的德語
tíng
【亭】的法語
tíng
【亭】的謎語
1.寧可分離須同心(打一漢字)
2.高字底無口,丁往底下走(打一字)
【亭】的組詞
【亭】的造句
頤和園里的樓臺亭榭窮工極巧。
亭子雕梁畫棟,巧奪天工。
亭子的四周,柳樹低垂松柏聳立。
亭構(gòu)于懸崖上,雕梁畫棟,色澤艷麗,古雅多姿。
西湖邊上涼亭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幾個游客在那里談笑風(fēng)生。
坐在亭中的是一位蒼顏白發(fā)的老者。
早上,登觀日亭遠(yuǎn)眺,一輪朝陽噴薄欲出,十分壯觀。
聞得亭亭姐姐學(xué)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
你從前所見的那個黃毛丫頭已長大成人,玉立亭亭了。
現(xiàn)在讓我給您介紹槐亭太太吧,她真不愧是秀外慧中呢。
在古典園林中建起一座鋼筋混凝土的亭子,真是大殺風(fēng)景。
我們看到三五成群的游人,悠閑在樂育亭邊,戲玩在老涼亭旁,逍遙在龍門亭下。
父親說:“我的女兒已長大成人,玉立亭亭,再不是你從前所見的那個黃毛丫頭了。”。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梅雨亭踞在突出的一角巖石上,成了一只展翅欲飛的蒼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