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的拼音

              本文為您提供俎字的拼音及釋義,俎字的組詞及造句,俎字的解釋及筆畫數(shù),俎字的英語翻譯、俎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等。

              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相關(guān)內(nèi)容:俎新華字典俎康熙字典俎中華字典俎國(guó)語詞典俎漢語字典

              【俎】的拼音

              漢字
              拼音
              五筆
              WWEG
              讀音
              跟我讀
              繁體
              注音
              ㄗㄨˇ、
              五行
              部首

              【俎】的筆畫

              俎字的部首和偏旁是人,俎字共有:9劃。

              俎字的筆順是:撇、點(diǎn)、撇、點(diǎn)、豎、橫折、橫、橫、橫。

              俎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俎】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古代祭祀時(shí)盛肉的器物:俎豆。

              2.古代切肉用的砧(zhēn)板:刀俎。

              二、詳細(xì)釋義

              〈名〉

              (指事兼形聲。小篆字形。《說文》“從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禮器。本義:供祭祀或宴會(huì)時(shí)用的四腳方形青銅盤或木漆盤,常陳設(shè)牛羊肉)

              同本義

              為俎孔碩。——《詩·小雅·楚茨》

              鳥獸之肉,不登于俎。——《左傳·隱公五年》

              祭操俎。——《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

              俎豆之事。——《論語·衛(wèi)靈公》

              庖人雖不治皰,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莊子·逍遙游》

              又如:俎幾(俎形如幾,故稱。古代祭祀、燕饗時(shí)所用的禮器);俎拒(俎足中央的橫木);俎味(祭祀用食品)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銅鑄的,大方形,兩端有足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俎,切肉的砧板。)——《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俎】的近義詞,【俎】的反義詞

              查無俎的近義詞

              暫無俎的反義詞

              【俎】的翻譯

              【俎】的英語

              【俎】的德語

              【俎】的法語

              【俎】的謎語

              1.人人要助殘(打一字)

              【俎】的組詞

              暫無俎組詞的詞語

              【俎】的造句

              未查詢到俎字相關(guān)的句子。

              網(wǎng)友正在查“俎”的相關(guān)字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wǎng)絡(luò)等多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qǐng)聯(lián)系站長(zhǎng)。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