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濟新華字典,濟康熙字典,濟中華字典,濟國語詞典,濟漢語字典。
【濟】的拼音
【濟】的筆畫
濟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氵,濟字共有:9劃。
濟字的筆順是:點、點、提、點、橫、撇、捺、撇、豎。
濟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濟】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過河;渡:同舟共濟。
2.救;救濟:接濟。緩不濟急。
3.(對事情)有益;成:無濟于事。假公濟私。
1.濟水,古水名,發源于今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的濟水的河道。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從濟水得名。
2.姓。
二、詳細釋義
1. 濟 [Jǐ]2. 濟 [jì]3. 濟 [jǐ]
濟 [Jǐ]〈名〉
(形聲。從水,齊聲。本義:水名,即濟水。古四瀆之一)
同本義。
濟,濟水也。出 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 汦——《說文》
濟水源出 贊皇山。——《穆天子傳》
陰谷皆入濟。—— 清· 姚鼐《登泰山記》
發源于今河南省濟源縣西王屋山,原在山東境內與黃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黃河改道,下游被黃河淹沒。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濟水的河道
州名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東省聊城東南
五代周置,在今山東省巨野縣
金置,在今吉林省農安縣
濟 [jì]〈動〉
渡過水流
濟乎江湖。——《楚辭·屈原·涉江》
濟河,圍令狐。——《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直掛云帆濟滄海。——唐· 李白《行路難》
又如:同舟共濟;濟勝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體);濟水(渡水);濟涉(渡水);濟運(渡水運輸)
幫助;救助
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歐陽修《朋黨論》
惟以周窮濟乏為事。——《晉書·何攀傳》
濟師來攻。——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濟人利物;濟拔(從險惡的境地中救出);濟惠(濟會,濟惠。周濟,照顧);濟物(幫助他人);濟時(匡救時世)
拯救;救濟
殺黑龍以濟冀州。——《淮南子·覽冥》
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三國志·方伎傳》
又如:濟護(救護);濟恤(救濟);濟救(救濟);濟眾(救濟眾人);濟難(拯救時難);濟施(救濟施舍)
[對事情]有益;成(多用于否定);發揮[作用]
然后乃能各濟其所長也。——劉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易·系辭下》
又如:無濟于事;人少了不濟事;濟事(頂用)
成就
必以忍,其乃有濟。——《書·君陳》
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后漢書·荀彧傳》
以濟大事。——《資治通鑒》
共濟世業。
事之不濟。
又如:濟勝(取勝);濟勛(濟功。成就功業);濟辦(成功地把事辦妥);濟克(成功)
停;止
三月春風不濟。——《淮南子·時則》
增加
盍請濟師于王。(盍:為什么不。)——《左傳·桓公十一年》
彌補
又因中國文字太難,只得用圖畫來濟文字之窮的產物。——魯迅《且介亭雜文》
及,比得上
果然我們就不濟鳳丫頭了?——《紅樓夢》
成;可以
所言之事濟否?——《警世通言》
〈名〉
渡口,過河的地方
川既漾(水流長)而濟深。——王粲《登樓賦》
〈形〉
整齊,漂亮 。
如:濟楚(整整齊齊;整潔;雅致;瀟灑;端莊);濟美(承繼先人美好的事業)
能干,中用
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西游記》
另見 jǐ
濟 [jǐ]〈形〉
眾多
濟濟多士。——《左傳·成公二年》
又如:人才濟濟;濟濟(眾多);濟濟一堂(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濟濟彬彬(形容人才眾多且文雅有禮)
整齊美好的樣子
四驪濟濟。——《詩·齊風·載驅》
又如:濟然;濟楚(整齊清潔);濟濟(整齊美好的樣子)
另見 jì
【濟】的近義詞,【濟】的反義詞
查無濟的近義詞
暫無濟的反義詞
【濟】的翻譯
【濟】的英語
aidfrugal,help,cross a river,
【濟】的德語
jì、jǐ
【濟】的法語
jì、jǐ
【濟】的謎語
未查詢到濟字的相關字謎。
【濟】的組詞
【濟】的造句
濟南真是名副其實的泉城。
濟南趵突泉的水質澄清而甜美。
搞市場經濟靠買空賣空是不行的。
他為人善良,時常接濟一些窮苦的人。
這篇文章精辟地論述了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
市場經濟必須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恩格斯經常接濟在貧困中堅持寫作的馬克思。
世界經濟危機來臨,公司業務蕭條,瀕臨倒閉。
沿海經濟特區經濟上高速發展,海外客商莫不另眼相看。
見義勇為,法律界定,法律屬性,救濟機制,立法完善。
響應冬令救濟活動,大家紛紛解衣推食,慷慨解囊。
李奶奶平日里省吃儉用,卻經常接濟有困難的人。
這套舊的生產經營體制,再不改弦更張,就適應不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了。
經濟體制改革中,如果蹈常襲故,抱著計劃經濟的老皇歷不放,就會被淘汰。
中國政府對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國家給予了友好的援助。
給災民發了點救濟款并不是萬事大吉了,還應該繼續關心他們。
經濟特區和內地展現出的大好形勢禽犢之愛地說明,改革開放的政策是正確的。
開放市場,有利于通功易事、互通有無,對調濟人民生活中短缺的商品有極大的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被國民黨反動派視為金城湯池的濟南,還是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一舉攻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