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炮新華字典,炮康熙字典,炮中華字典,炮國語詞典,炮漢語字典。
【炮】的拼音
【炮】的筆畫
炮字的部首和偏旁是火,炮字共有:9劃。
炮字的筆順是:點、撇、撇、點、撇、橫折鉤、橫折、橫、豎彎鉤。
炮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炮】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口徑在2厘米以上,能發射炮彈的重型射擊武器,火力強,射程遠。種類很多,有迫擊炮、榴彈炮、加農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國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機械發射石頭的。火藥發明后,改為用火藥發射鐵彈丸。
2.爆竹:鞭炮。花炮。
3.爆破土石等在鑿眼里裝上炸藥后叫做炮。
1.炮制中藥的一種方法,把生藥放在熱鐵鍋里炒,使它焦黃爆裂,如用這種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
2.燒;烤(食物)。
1.烹調方法,用鍋或鐺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攪拌:炮羊肉。
2.烘焙:濕衣服擱在熱炕上,一會兒就炮干了。
二、詳細釋義
1. 炮 [bāo]2. 炮 [páo]
炮 [bāo]〈動〉
一種烹調方法 [quick-fry]
用鍋等在旺火上急炒 [牛肉片、羊肉片等]。
如:炮羊肉
中藥制法之一。把藥物放在高溫鐵鍋里急炒,使其焦黃爆裂。
如:炮姜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 。
如:濕衣服擱在熱炕上,一會兒就炮干了
另見 páo;pào
炮 [páo]〈名〉
(形聲。從火,包聲。( páo)本義:古烹飪法的一種。用爛泥等裹物而燒烤)
同本義
炮,毛炙肉也。字亦作炰。以鐵匕貫肉,加于火炙之。——《說文》
炮之燔之。——《詩·小雅·瓠葉》
亨羊炰羔。——《漢書·楊惲傳》
炮取豚臺若將。——《禮記·內則》。注:“以涂燒之為名也。”
又如:炮食(燒烤食物);炮燖(燒炙);炮燔(燒烤);炮豚(烤豬);炮羊(烤羊);炮胾(烤熟的肉塊);炮煎(燒烤);炮祭(古代燒柴祭天的儀式)
焚燒,燃燒
令尹炮之,盡滅卻卻氏之族、黨。——《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又如:炮暑(酷署);炮土(瓦)
制中藥的一種方法,把生藥放在熱鐵鍋里炒,使它焦黃爆裂
兒為檢藥籠,桂姜手炮煎。——陸游《離家示妻子詩》
通“庖”。廚師
凡為人臣者,猶炮宰和五味而進之君。——《韓非子·難二》
〈動〉
通“咆”。吼叫,咆哮
女炰烋于中國,斂怨以為德。——《詩·大雅·蕩》注:“炰烋,《說文》引作咆哮。”
另見 bāo;pào
砲、礮 pào
〈名〉
“炮”假借為“砲”,大炮
敵軍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山炮;大炮;迫擊炮;炮座(炮車;炮的臺座);炮位(古代的火炮);炮局(舊稱制造槍炮的工廠或儲藏槍炮的場所)。又指象棋的一子。
如:炮打隔山
爆竹 。
如:鞭炮;炮燥(由于心中煩躁而感到身上燥熱);炮竿(爆竹);炮仗(爆竹);炮粲(爆竹炸裂的碎片)
爆破土石 。
如:放炮
另見 bāo;páo
【炮】的近義詞,【炮】的反義詞
查無炮的近義詞
暫無炮的反義詞
【炮】的翻譯
【炮】的英語
cannonbomb,big gun,
【炮】的德語
pào、páo、bāo
【炮】的法語
pào、páo、bāo
【炮】的謎語
未查詢到炮字的相關字謎。
【炮】的組詞
【炮】的造句
聲炮響,頃刻之間,大樓灰飛煙滅。
敵人的炮在遠處轟隆隆響。
陣地上萬炮轟鳴,我軍發起全面進攻。
一聲炮響,頃刻之間,大樓灰飛煙滅。
戰士們把炮拆開,化整為零,硬是用肩扛上了山。
萬炮齊鳴,地動山搖,一場大決戰開始了。
一群小雞正在啄食,突然傳來一聲炮響,驚得小雞一哄而起。
他過去利用兵權黃袍加身,別人當然也可以如法炮製,將他推翻。
過去,村里人成年累月地開山造田,常常是風雪陪炮響,星月伴人歸。沒有過去的勞苦,哪有今天的豐收。
又聽得寨前炮響,史廣恭按兵不動,只等他人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