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都新華字典,都康熙字典,都中華字典,都國語詞典,都漢語字典。
【都】的拼音
【都】的筆畫
都字的部首和偏旁是阝,都字共有:10劃。
都字的筆順是:橫、豎、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都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都】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藝工作。他無論干什么都很帶勁兒。
2.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會遲到。都是昨天這場雨,害得我們耽誤了一天工。
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親姐姐都好。今天一點兒都不冷。一動都不動。
4.表示“已經”:飯都涼了,快吃吧。
1.首都:建都。
2.大城市,也指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
3.舊時某些地區縣與鄉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
4.姓。
二、詳細釋義
1. 都 [dōu]2. 都 [dū]
都 [dōu]〈副〉
全部
表示全部包括在內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揚州慢》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清· 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你的話并不都對;都子(乞丐);都把勢(總頭目)
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
如:都是你老磨蹭,害得我們來晚了
用來加強語氣,表示某事物極端的、異常的或不大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 。
如:今天天氣真怪,中午比早晨都冷
表示已經 。
如:茶都涼了,趕快喝吧!
另見 dū
都 [dū]〈名〉
(形聲。從邑,者聲。從“邑”,表示與城市有關。本義:建有宗廟的城邑)
同本義 ,周時各國把國都叫國,把有宗廟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沒有的叫邑
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說文》
距閏王百里為都。——《周禮》
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左傳·莊公二十八年》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田疇穢,都邑露。——《荀子·富國》
又如:都鄙(舊時天子宗親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家(周王朝分封給子弟及公卿大夫的采邑);都亭(都邑中的傳舍);都甸(都邑郊外之地)
邦國的都城,國都
國都曰都,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釋名》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諸葛亮《出師表》
秋九月,權遷都建業。——《三國志·吳主傳》
都門帳飲無緒。——宋· 柳永《雨霖鈴》
又如:奠都;定都;故都;國都;京都(舊時稱國都);舊都(故都);遷都;行都(舊時指臨時的首都);都下(京都之下。即京城);都內(京城內的府庫);都邑(首都);都輦(京師);都畿(京都及其附近的地區)
引申為城市
傅之其人,通邑大都。——王安石《報任安書》
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都道(都城的街道);都閫(都市郭門。引申為守衛城市的統帥。閫:門坎);都莊(都城的大道)
周代王室子弟及三公的封地、采地
凡造都鄙。——《周禮·大司徒》。注:“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界曰都。鄙所居也。”
邦都之賦。——《周禮·大宰》。注:“四郊去國百里,邦甸二百里,家削三百里,邦縣四百里;邦都五百里。”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又如:都鄙,都家(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
國家或帝國的行政區域或行政分區。明、清時基層行政區劃是圖,圖下分十莊,圖有地保;圖上設都,相當于區或鄉
族長嚴振先,乃城中十二都的鄉約,平日最怕 嚴大老官。——《儒林外史》
頭目,首領 。
如:都老(嶺南少數民族的首領之稱);都長(唐末帝王侍衛軍的首長);都纂(總編纂);都鬼(迷信說法,陰間鬼的頭領);都判官(迷信說法,陰間主管生死簿的官)
唐、五代宋初軍隊編制單位,以百人或千人為都 。
如:都伯(統領百人的軍官);都排(百人長。都是軍隊編制名稱,唐和五代,都為千人,宋時縮為百人);都司(綠旗兵中的營級武官,正四品);都尉(官名。系漢代輔助郡守掌管軍事的官員)
吏的俗稱 。
如:都護(官名);都監(官名);都府(中央所屬各部、府的長官);都校(五代時武官名);都將(后魏鑄錢官);都統制(官名。南宋建炎元年始置);都察院(明清時最高監察機構);都老爺(清朝對都察院的給事中,御史的口頭稱呼);都頭(州縣的捕盜頭目;總頭目);都知(客店或酒店的管事人員)
〈動〉
建都
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柳宗元《封建論》
聚集
都,凡也。——《廣雅·釋訓》
都部者,都統其眾也。——《后漢書·齊武王縯傳》注
水澤所聚謂之都。——《水經注·水文注》
頃擇其遺文,都為一集。——《文選·與吳質書》
又如:都居(水積聚的地方);都場(聚會的地方);都澤(水流匯聚的草澤地帶)
率領 。
如:都督(統率,率領);都部(統率兵眾)
〈形〉
美好的樣子
身長八尺,儀貌都雅。——《三國志·孫韶傳》
不見于子都。——《詩·鄭風·山有扶蘇》。傳:“世之美好者也。”
妻子衣服麗都。——《戰國策·齊策》
又如:都冶(美艷的樣子);都雅(優美文雅的樣子);都長(指人美貌而性情溫厚);都鄙(文雅與卑陋)
大
軍驚而懷都舍。——《呂氏春秋·察今》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后漢書·張衡傳》
又如:都匠(大匠);都釀(大的釀造作坊);都坑(公共廁所);都灶(蒸炊用的大灶)
〈副〉
統統,完全
都,凡也。——《廣雅·釋訓》
又如:都齊(完全,統統);都數(總數);都領(總領,總管);都郵(古指郵驛總站);都來(統統;總共;總計);都凡(總共)
另見 dōu
【都】的近義詞,【都】的反義詞
全,皆
暫無都的反義詞
【都】的翻譯
【都】的英語
capitalallalready,just because of,
【都】的德語
dōu、dū
【都】的法語
dōu、dū
【都】的謎語
1.孫行者有耳朵(打一字)
2.一字改二字,二字改土字,土字扛一根棍,日字追上問,耳朵才來了,順手就一棍。(打一字)
【都】的組詞
【都】的造句
他們兩個人鬧起來,都怨你多嘴多舌。
班主任對每個同學的品性都很清楚。
這幅字每個字都力透紙背。
而在目前,許多企業都在開源節流。
爺爺為人正直,人們都很敬重他。
他錙銖必較,所以人人都遠他三分。
這玫瑰真香啊,香得十里外都聞得到。
每一位黨員都要有甘于獻身的精神。
小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
戰爭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對待父母、老師、客人,都要有禮貌。
學校規定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升旗儀式。
他一生都在追逐名利。
他家非常窮,窮得都揭不開鍋了。
他每天都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
他把事情原委都交代清楚了。
人人都知道其中一半都已是行尸走肉。
任何事都應量力而行。
爺爺為人忠厚,鄰居們都很信任他。
不管誰觸犯了法律,都將受到制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