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兼新華字典,兼康熙字典,兼中華字典,兼國語詞典,兼漢語字典。
【兼】的拼音
【兼】的筆畫
兼字的部首和偏旁是丷,兼字共有:10劃。
兼字的筆順是:點、撇、橫、橫折、橫、橫、豎、豎、撇、捺。
兼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兼】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把兩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
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職。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二、詳細釋義
〈動〉
(會意。小篆字形,從又(手),從秝( lì)。字形象一手持兩棵莊稼。本義:一手執兩禾。引申為同時進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
同時具有或涉及幾種事務或若干方面 [hold two or more…concurrently]
兼,并也。——《說文》
兼執之,以進。——《儀禮·聘禮》。注:“猶兩也。”
兼巾之。——《儀禮·士昏禮》。注:“六豆共巾也。”
兼諸弣。——《儀禮·鄉射禮》。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樞密使。——宋· 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長。——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圖畫》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兩房的后嗣。祧繼承上代);兼資(與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職外,又兼理其他職務);兼味(指兩種以上的菜肴)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體
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賈誼《過秦論》
并吞;兼并
其兼天下不難矣。——《韓非子·亡征》
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傳·昭公八年》
又如:兼列(猶兼并);兼畜(猶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倍,加倍
王饋兼金一百。——《孟子》。注:“其價兼倍于常者。”
利不兼,賞不倍。——《馬王堆漢墓帛書》
讀書倍文,功力兼人。——唐· 韓愈《韓滂墓志銘》
兼旬愈。——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兼只(幾只,數只);兼日(連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曉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問或技藝)
重復;累積
[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藩輔。——《后漢書·宦者呂強傳》
盡;竭盡
圣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韓非子》
勝過;超越 。
如:兼人(勝過別人。表示一個人能干兩個人的事)
同,連同
寒暑不兼時而至。——《韓非子·顯學》
〈形〉
全部;整個
兼天下之眾,莫敢不為其所好,而辟其所惡。——《商君書》
又如:兼裒(廣為聚集)
表示并列關系。和,與 。
如:兼羅(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說)
表示遞進關系。而且,并且 。
如:兼之;兼且(并且)
〈副〉
表示另一方面,可譯為“還”、“同時”、“再加上”之類
兼有步兵。——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
兼仗父兄之烈。
兼與藥相粘。——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兼用刺激。——蔡元培《圖畫》
【兼】的近義詞,【兼】的反義詞
查無兼的近義詞
暫無兼的反義詞
【兼】的翻譯
【兼】的英語
double,simultaneous,concurrentlyhold two or more posts concurrently,
【兼】的德語
jiān
【兼】的法語
jiān
【兼】的謎語
1.不要言之過謙(打一字)
【兼】的組詞
【兼】的造句
他們鬧得水火不兼容。
他找了一份兼職工作。
爸爸找了一份家教的兼職。
他兼任了好幾個社會職務,根本顧不過來。
他的學養深厚,兼以才思敏捷,自然出口成章。
那家公司兼并了許多小企業。
看她眉似遠山含黛,又兼雙瞳剪水,真是楚楚動人。
我們的部隊中有許多文武全才,智勇兼備的英雄人物。
他現在是一觴一詠,既擔任黨委書記,又兼任校長。
楊絳,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一位卓爾不群的學者兼作家。
必須培養才得兼備、訓練有素的師資,否則真會誤人子弟。
他辭去了所有的社會兼職,如釋重負,可以一心一意地教書了。
在中國,博通經典,兼曉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學的文人每朝每代都數以百計。
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兼長,絕頂聰明,在群雄逐鹿當中,打仗總是勝多敗少。
你叫我一個人既做會計,又兼做業務,必定顧此失彼,費力不討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