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密新華字典,密康熙字典,密中華字典,密國語詞典,密漢語字典。
【密】的拼音
【密】的筆畫
密字的部首和偏旁是宀,密字共有:11劃。
密字的筆順是:點、點、橫撇/橫鉤、點、斜鉤、點、撇、點、豎、豎折/豎彎、豎。
密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密】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事物之間距離近;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小(跟“稀、疏”相對):密植。稠密。緊密。嚴密。這一帶的樹長得太密了。
2.關系近;感情好:密友。親密。
3.精致;細致:細密。精密。
4.秘密:密電。密談。密約。機密。保密。
5.姓。
二、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山,宓( mì)聲。本義:形狀象堂屋的山)
同本義(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說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尸子》
隱蔽的地方
不窺密。——《禮記·少儀》。注:“隱曲處也。”
姓
〈形〉
假借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對也。——《增韻》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國語·晉語八》
以陳楚之密邇于 楚。——《左傳·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密則無態。——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刪密;密札札,密匝匝(嚴實稠密的樣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無邊無際的樣子);密茸茸(密集叢生的樣子);密叢叢(茂盛叢集的樣子)
親密(強調關系上的親近)
情好日密。——《三國志·諸葛亮傳》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陸機《嘆逝賦序》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親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關系親密)
秘密的,隱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傳》
密奏請皇上。——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詔示之;榮祿密謀;奉有密詔;密章(秘密奏章);密啟(秘密的書畫);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詔(秘密的詔書)
緊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通“謐”。安寧;安定;安靜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詩·周頌·昊天有成命》
密,靜也。——《爾雅·釋詁》
四海遏密八音。——《書·舜典》。傳:“密,靜也。”
止旅乃密。——《詩·大雅·公劉》
京室密清。——《文選·張衡·東京賦》
又如:密如(安定的樣子);密清(安靜潔凈)
深;幽深 。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內心的真誠)
嚴密 [precise;well-conceived]
古之為國者,甚慮敵深,其防患密。——辛棄疾《美芹十論》
劉楨壯而不密。—— 曹丕《典論論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內業》
又如:密心(精細的用心);密巧(精細,纖巧);密石(紋理細密的石料);密要(精密準確);密科(繁苛的法律條文)
通“默”。不語
公密而不應。——《莊子·達生》
〈動〉
接近
以敝邑介在東表,密邇仇讎,寡君將君是望。——《左傳·襄公三年》
封閉,閉藏 。
如:密固(密封嚴實);密跡(匿跡,不露形跡);密櫝(密藏于匣子中)
【密】的近義詞,【密】的反義詞
稠
疏,稀
【密】的翻譯
【密】的英語
thickclose,dense,intimate,
【密】的德語
mì
【密】的法語
mì
【密】的謎語
未查詢到密字的相關字謎。
【密】的組詞
【密】的造句
他對密里安一如既往地忠誠不渝。
雨聲密如鼓,雨滴大如珠。
阿密陽奉陰違地一直縫到黃昏。
鐵路交錯,密如蛛網,標志著我國交通事業的發達。
你這個祕密,我保證守口如瓶,絕不洩露。
她隱藏很久的祕密,一旦被人一語道破,怎會自在?
這件祕密揭露后,她反而如釋重負,多年來心頭的陰影一掃而空。
無論我們怎么哀求,媽媽始終守口如瓶,就是不告訴我們其中的祕密。
他的決斷力強,思想縝密,面對群眾的提問總能應對如流。
經過全球學者團隊不辭辛勞,嘔心瀝血地鉆研,終于逐漸揭開人體基因的祕密。
晚上睡覺,怎么把窗子全關了?這樣密不通風,空氣不能流通,對身體不好。也作“密不透風”、“密不容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