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相關(guān)內(nèi)容:提新華字典,提康熙字典,提中華字典,提國語詞典,提漢語字典。
【提】的拼音
【提】的筆畫
提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扌,提字共有:12劃。
提字的筆順是:橫、豎鉤、提、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撇、捺。
提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提】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垂手拿著有環(huán)、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lǐng)。
2.引領(lǐng)(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
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
4.將犯人從關(guān)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
5.率領(lǐng),調(diào)遣:提兵。
6.取出:提取。提貨。
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
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
9.古代鼓名:“師帥執(zhí)提”。
10.姓。
〔提防〕小心防備。
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二、詳細釋義
1. 提 [dī]2. 提 [tí]
提 [dī]——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另見 tí
提 [tí]〈動〉
(形聲。從手,是聲。本義:懸持;懸空拎著物品)
同本義 [carry in one's hand with the arm down]
提,挈也。——《說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詩·大雅·抑》
提刀而立。——《莊子·養(yǎng)生主》
一賊提刀。——明· 魏禧《大鐵錐傳》
椊下提毆之。——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提竹筒絲籠。——《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提壺,提桶;提開水;提擄(拎,拿);提舉(提而舉之)
引申為帶領(lǐng);統(tǒng)領(lǐng)。古代如提督、提舉、提點、提刑、提學(xué)、提法諸官名,皆取此義
今又提一旅孤軍。——宋· 岳飛《五岳祠盟記》
又如:提軍(率領(lǐng)軍隊);提動(調(diào)動);提兵(率領(lǐng)軍隊)
緊緊拿著;執(zhí)持
以是與天子提衡,爭秩于諸侯。——《管子·輕重己》
又如:提握;提筆(握筆。指寫文章);提刀(持刀)
說起,提及
三樁兒誓愿明提遍。——關(guān)漢卿《竇娥冤》
又如:提穢(話語不干凈;指責(zé));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說起)
指出;舉出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唐· 韓愈《進學(xué)解》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齡《晉書》。
又如:提引(提拔);提獎(提拔獎勵)
攜帶
提一匕首。——《戰(zhàn)國策·燕策》
奉承親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愛下》
擲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吳太子,殺之。——《漢書·吳王濞傳》。 師古曰:“提,擲也。”
拔劍四面提出。——《漢書·王莽傳下》
宛市百姓共提擊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請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如:提問題;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見
提醒 。
如:提撕點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點(提醒指點);提省(提醒)
扶持 。
如:提掇(提攜。幫助,照顧);提援(營救;解脫);提掖(挾住兩腋將人拎起)
傳訊,指提取犯人 。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問(傳訊審問);提解(押送犯人或財物)
〈名〉
一種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長的把兒,往往按舀液體的斤兩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如:油提;酒提
提梁。籃、壺等的提手 。
如:提爐(有提梁的香爐)
姓
〈量〉
用于提著的物體,其重量沒有確數(shù)。
如:一提金;一提銀
另見 dī
【提】的近義詞,【提】的反義詞
挑
降
【提】的翻譯
【提】的英語
carrybring up,refer to,
【提】的德語
tí、dī、dǐ
【提】的法語
(arc-en-ciel)?
【提】的謎語
1.請足下承擔(dān)(打一字)
【提】的組詞
【提】的造句
他整天暮氣沉沉,提不起精神。
大家提的意見,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
有意見當(dāng)面提,別在背后瞎嚷嚷。
他絕口不提還錢的事。
這事已八字打開,請大家多提建議。
今天調(diào)卷,明天提人,頗覺雷厲風(fēng)行。
設(shè)問提得好,就能打開學(xué)生的思路。
這些意見提出來供校長參考。
我做的這點小事,不值得一提。
這些雞零狗碎的事,你不要再提了。
有什么疑問?請大家提出來。
請允許我向你提幾個問題。
你提的這個問題可真夠別出心裁的!
這份感情已是明日黃花,何必再提呢?
這些痛心疾首的往事,不提也罷!
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有意見當(dāng)面提出來,不要背后議論。
學(xué)習(xí)上有不懂的問題隨時提出來。
上課留心聽老師講課,有不懂的就提出來。
都是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你還提它做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