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相關(guān)內(nèi)容:植新華字典,植康熙字典,植中華字典,植國語詞典,植漢語字典。
【植】的拼音
【植】的筆畫
植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木,植字共有:12劃。
植字的筆順是:橫、豎、撇、點、橫、豎、豎、橫折、橫、橫、橫、橫。
植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植】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栽種:種植。培植。移植。植樹。植皮。斷肢再植。
2.樹立:植黨營私(結(jié)黨營私)。
3.指植物:植被。植株。植保。
4.姓。
二、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木,直聲。本義:關(guān)閉門戶用的直木)
同本義
植,戶植也。——《說文》。按,古門外閉,中豎直木,以鐵了鳥關(guān)之,可加鎖者。
季孫與邑人爭門關(guān),決植。——《墨子·非儒》
夏屋宮駕,縣聯(lián)房植。——《淮南子·本經(jīng)》
木柱
于四角立植而縣。——《考工記·匠人》注
城上百步一樓,樓四植,植皆為通舄。——《墨子》。
引申為支柱,柱本
井植生梓,而不容甕,溝植生條,而不容舟。——《淮南子·覽冥》。注:“謂材也。”
君子謂堅能用法矣,法者國之植也。——明· 馮夢龍《智囊補》
特指筑城墻兩端所豎的木柱
大役,與慮事,屬其植。——《周禮·夏官·大司馬》
又指懸掛蠶箔的柱子
槌,宋、 魏、 陳、 楚、 江、 淮之間謂之植。——《方言》
植物,谷類、花草、樹木等的統(tǒng)稱 。
如:植保(植物保護);植株(包括根、莖、葉等部分的植物體);動植物
通“志”( zhì)。志向
上無固植。——《管子·法法》。注:“植,志也。”
弱顏固植。——《楚辭·招魂》
姓
〈動〉
栽種;種植;生長
植,種也。——《廣雅·釋地》
我有田疇,而子產(chǎn)植之。——《呂氏春秋·樂成》。注:“植,長也。”
東西植松柏。——《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雜蘭植桂竹。——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
所手植也。
種植之利。——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又如:植秀(種植花木);植林(植樹造林);植治(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植養(yǎng)(培植);植成(長成);植柳(插柳)
移植 。
如: 植皮(移植皮膚);植移(移植)
立;樹立
令獲者植旌。——《周禮·田仆》
植其杖而蕓。——《論語·微子》
植杖而耘耔。——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植刃道上。——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亭亭凈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又如:植行(謂所立的品行);植志(立志);植弓(立身);植表(樹立標竿);植品(樹立人品,培植好的品質(zhì));植德(立德);植操(樹立志向操行)
建立
其實皆植黨營私,為蠹國害民之事。——顧炎武《日知錄》
又如:植學(xué)(立學(xué));植言(立言);植禮(建立禮儀制度);植義(植意;立意)
豎立
諸侯必值耳。——《淮南子·人世間》
又如:植發(fā)(頭發(fā)豎起);植發(fā)沖冠(頭發(fā)直豎,頂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踴躍之狀);植鰭(豎起的魚鰭)
通“置”( zhì)。安放,放置
植璧秉珪。——《書·金縢》。疏:“植,古置字。”
植其杖而蕓。——《論語·微子》
天下之勢倒植矣。——賈誼《威不信》
【植】的近義詞,【植】的反義詞
查無植的近義詞
暫無植的反義詞
【植】的翻譯
【植】的英語
zhí
【植】的德語
zhí
【植】的法語
zhí
【植】的謎語
未查詢到植字的相關(guān)字謎。
【植】的組詞
【植】的造句
未查詢到植字相關(guān)的句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