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相關內容:游新華字典,游康熙字典,游中華字典,游國語詞典,游漢語字典。
【游】的拼音
【游】的筆畫
游字的部首和偏旁是氵,游字共有:12劃。
游字的筆順是:點、點、提、點、橫、橫折鉤、撇、撇、橫、橫撇/橫鉤、豎鉤、橫。
游字的筆畫,筆順寫法如下:
【游】的釋義
一、基本釋義
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
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
3.交游;來往。
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
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
6.姓。
二、詳細釋義
〈名〉
(形聲)
同本義 [flag’s streamer]
游,旌旗之流也。——《說文》
為下國綴旒。——《詩·長發》
鞶厲游纓,昭其數也。——《左傳·桓公十二年》
江河的一段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秦風》
又如:上游;下游;中游
鳥媒,獵人馴養用以招引野鳥的家鳥
恐吾游之晏起,慮原禽之罕至。——《文選·潘岳·射雉賦》
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蘇省漣水縣、灌南縣至連云港市入黃海
姓
〈動〉
人或動物在水里浮行或潛泳
其父善游。——《呂氏春秋·察今》
子豈遽善游。
魚游于沸鼎。——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游魚細石。——吳均《與朱元思書》
流動,不固定
皆若空游無所依。——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游衍(游游衍衍。游蕩;游樂;干干停停,拖延時間);游花插趣(游蕩作樂);游回磨轉(團團轉);游行(到處漫游)
遊、邎 yóu
〈動〉
遨游;游覽;游玩,優游逍遙
噬肯來遊。——《詩·唐風·有杕之杜》
遊毋倨。——《禮記·曲禮》。注:“行也。”
膳飲從于遊。——《禮記·王制》。注:“謂出入上觀。”
厥壤可遊。——《封禪文》。注:“遨也。”
文王不敢盤于遊用。——《書·無逸》
同游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游人雖未盛。——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余游巴黎。——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游春白相(春游;踏青);游學呈子(報告本人外出,請求保留學籍的呈文);游仙(漫游仙界)
結交;交游
此真吾所愿從游。——《史記·酈生傳》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息交以絕游。——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又如:游藝(外出游學,以文交友);游合(交游聚會);游從(相隨同游;交往,特指與長輩交往);游集(從各處來聚集)
閑逛,悠閑無所事事 。
如:游營撞尸(罵人話。指到處游逛的人);游花浪子(不務正業,一味吃喝嫖賭尋歡作樂的人);游頭浪子(游手好閑的浪蕩子弟);游勇(失去統屬的逃散的兵士)
行走;飛行;巡行 。
如:游營(游行示眾);游禽(飛鳥);游騎(擔任巡邏突擊的騎兵)
游說;宣揚
孔子東游。——《列子·湯問》
又如:游夫(游說的人);游化(潛移默化;云游教化);游慝(憑借游說從事邪惡活動)
考察,學習
游于三輔。——《后漢書·張衡傳》
出訪
勸東游。——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勸君東游。
〈形〉
虛浮不實 。
如:游嘴(游花。油腔滑調,善于狡辯);游文(浮泛的文字);游言(浮夸不實的言論);游財(浮財);游詞(浮夸輕薄的言辭);游滑(油滑);游語(戲謔的、挑逗的言辭)
【游】的近義詞,【游】的反義詞
逛
暫無游的反義詞
【游】的翻譯
【游】的英語
travel,swim,wander,
【游】的德語
yóu
【游】的法語
yóu
【游】的謎語
未查詢到游字的相關字謎。
【游】的組詞
【游】的造句
一群鴨子浩浩蕩蕩的向水里游去。
光風霽月,足以蕩瀾英游。
小魚在水里游得很自在,很快活。
魚兒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游曳著。
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怡然自得地游著。
香港之游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爸爸鄭重宣布說,帶我們一家人去清遠游一番。
游泳健兒以優美而敏捷的動作游出了好成績。
朋朋猶如一條魚般,在海底盡情的游著。
小麻雀蹦蹦跳跳地享用著游人們投來的食物。
來北京只游北海,未免窺豹一斑,該游的地方多得很呢!
去九寨溝固然累些,但值得一游,那里實在太美了。
魚食一丟進水里,四面八方的魚兒都急忙游了過來。
他把衣服一脫就迫不及待地想插入水中游個痛快。
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今日一游,果然不同凡響。
原盼他老馬識途,沒想到竟然和我們一樣初游此地,這下可要冒險了。
范蠡既佐句踐滅吳,便離越適齊,從此隱姓埋名,泛游江湖。
他第一次長安之游,無疑使他的名氣更大了,但并沒有撈到一官半職。
魚兒在水里悠游自在的游著,成群結隊,看起來好不歡樂。
到北京游長城,是小圓夢寐以求的愿望,今年暑假終于實現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