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箏新華字典,箏康熙字典,箏中華字典,箏國語詞典,箏漢語字典。
【箏】的讀音
箏字的拼音是:zhēng ,箏的讀音為:跟我讀(點擊跟我讀/重新讀即可聽到箏字讀音)。
漢字 | 箏 | 拼音 | zhēng |
---|---|---|---|
繁體 | 箏 | 注音 | ㄓㄥ |
簡體部首 | 竹部 | 繁體部首 | 竹部 |
總筆畫 | 14畫 | 部外筆畫 | 8畫 |
箏字結(jié)構(gòu) | 上下結(jié)構(gòu) | 箏字五行 | 無 |
箏字疊字 | 非疊字 | 箏字拆字 | 無拆字 |
五筆打箏 | TEVH | 箏字鄭碼 | MPXB |
箏四角碼 | 88507 | 箏字電碼 | 4620 |
箏統(tǒng)一碼 | 基本區(qū) U+7B8F | 箏倉頡碼 | HBSD |
箏造字法 | 暫無 | 漢英互譯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kite |
【箏】的意思
基本字義
箏
⒈ 同“箏”。
詳細解釋
◎ 箏
◎ 同“箏”。
【箏】的筆順和筆畫
1、箏字的筆順為: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丶ノフ一一丨,筆順讀作:撇、橫、點、撇、橫、點、撇、點、點、撇、橫折、橫、橫、豎鉤。
2、箏字的總筆畫為:14畫。部首是:竹部,部首筆畫:6劃,部首外筆畫:8畫。
3、箏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箏】字的近義詞,【箏】字的反義詞
查無箏的近義詞
暫無箏的反義詞
【箏】字的翻譯
箏字的英語翻譯:zhēng
箏字的德語翻譯:schmelzen, h?rten, st?hlen (V)
箏字的法語翻譯:zhēng
【箏】字組詞造句
箏字怎么組詞?
暫無組詞
箏字怎么造句?
未查詢到箏字相關(guān)的句子。
【箏】字康熙字典
箏【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側(cè)莖切《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音爭。《說文》鼓絃竹身樂也。《通典》箏,秦聲也。《急就篇註》箏,瑟類,本十二絃,今則十三。《風(fēng)俗通》箏,蒙恬所造。《集韻》秦俗薄惡,有父子爭瑟者,各入其半,當(dāng)時名爲(wèi)箏。《釋名》箏,施絃高急,箏箏然也。《傅元·箏賦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柱擬十二月,設(shè)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fā)。《史記·樂書》唐有軋箏。《註》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有聲。
又簷前鐵馬曰風(fēng)箏。風(fēng)動成音,自諧宮商。《元稹·連昌宮辭》鳥啄風(fēng)箏碎珠玉。
又草名。《爾雅·釋草》傅,橫木。《註》一名結(jié)縷,俗謂之鼓箏草。
【箏】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竹】。
『說文解字』
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側(cè)莖切
『說文解字注』
(箏)五弦筑身樂也。各本作弦竹身。不可通。今依太平御覽正。風(fēng)俗通曰。箏、謹按樂記五弦筑身也。今幷梁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據(jù)此知古箏五弦。恬乃改十二弦。變形如瑟耳。魏晉以後。箏皆如瑟十二弦。唐至今十三弦。筑似箏、細項。古筑與箏相似、不同瑟也。言筑。身者、以見形如瑟者之非古也。言五弦筑身者、以見箏之弦少於筑也。宋書樂志改筑身爲(wèi)瑟身。誤矣。從竹。筑本竹聲。故從竹。卽從筑省也。筑箏皆木爲(wèi)之。爭聲。側(cè)莖切。十一部。
【箏】字源字形
箏字源演變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