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鄯新華字典,鄯康熙字典,鄯中華字典,鄯國語詞典,鄯漢語字典。
【鄯】的讀音
鄯字的拼音是:shàn ,鄯的讀音為:跟我讀(點擊跟我讀/重新讀即可聽到鄯字讀音)。
漢字 | 鄯 | 拼音 | shàn |
---|---|---|---|
繁體 | 鄯 | 注音 | ㄕㄢˋ |
簡體部首 | 阝部 | 繁體部首 | 邑部 |
總筆畫 | 14畫 | 部外筆畫 | 12畫 |
鄯字結構 | 左右結構 | 鄯字五行 | 金 |
鄯字疊字 | 非疊字 | 鄯字拆字 | 無拆字 |
五筆打鄯 | UDUB | 鄯字鄭碼 | UCJY |
鄯四角碼 | 87627 | 鄯字電碼 | 9350 |
鄯統一碼 | 基本區 U+912F | 鄯倉頡碼 | TRNL |
鄯造字法 | 形聲:從善、阝聲 | 漢英互譯 | district in Gansu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
【鄯】的意思
基本字義
鄯
⒈ 〔鄯善〕a.古代西域國名;b.地名,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詳細解釋
〈名〉
鄯善。古西域國名
鄯善,西胡國也?!墩f文》。按,本西域樓蘭國,漢昭帝元鳳四年誅其王更名。
原名樓蘭。漢昭帝元鳳改樓蘭為鄯善。故城在今新疆鄯善縣東南
【鄯】的筆順和筆畫
1、鄯字的筆順為:丶ノ一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フ丨,筆順讀作:點、撇、橫、橫、橫、豎、點、撇、橫、豎、橫折、橫、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2、鄯字的總筆畫為:14畫。部首是:阝部,部首筆畫:2劃,部首外筆畫:12畫。
3、鄯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鄯】字的近義詞,【鄯】字的反義詞
查無鄯的近義詞
暫無鄯的反義詞
【鄯】字的翻譯
鄯字的英語翻譯:shàn
鄯字的德語翻譯:Kriecher (S)
鄯字的法語翻譯:shàn
【鄯】字組詞造句
鄯字怎么組詞?
暫無組詞
鄯字怎么造句?
未查詢到鄯字相關的句子。
【鄯】字康熙字典
鄯【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戰切,音擅?!墩f文》鄯善,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鄯善,本名樓蘭,元鳳四年更名。
又《廣韻》州名。唐張守珪遷鄯州刺史。
又《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義同。
【鄯】字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六】【邑】。
『說文解字』
鄯善,西胡國也。從邑從善,善亦聲。時戰切
『說文解字注』
(鄯)鄯善、逗。西胡國也。許書三言西胡。皆謂西域也。言西胡以別於匈奴爲北胡也。漢西域傳云。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元鳳四年。傅介子誅其王。更名其國爲鄯善。爲刻印章。是則此時初製鄯字也。漢鄯善國城在今哈密衞東南。中國山川、維首在隴蜀。紀地者必始於西。故起西域而雍州。從邑善。善亦聲。時戰切。十四部。
【鄯】字源字形
鄯字源演變
說文 | 楷書 |
評論